「手心、手背、還有手指的小關節,別忘了搓搓大拇指,手心仔細搓一搓,手腕,也要洗乾淨。」年輕的緬甸醫生將手搓起肥皂泡沫,示範著洗手標準動作,圍觀的孩子們著白襯衫、綠色沙龍的整齊制服,聚集在佛寺的一角如流水一般,嘩啦嘩啦地複誦口令,認真學習基本的公共衛生教育。
年輕醫生是緬甸中部城市勃固(Bago)的「愛之蔭(Metta Yeik Social Team,英譯:the Shadow of love)」團隊的成員之一。愛之蔭團隊大約有300個人,正職只有3個,男女比例幾乎1比1,大部分是30歲左右的志工。除了醫療專業背景之外,團隊中還有商人、公務員、大學生等各行各業的工作者,義務投入協助整個勃固地區的公衛教育。
勃固有心的年輕人投入愛之蔭團隊,在工作之餘,進入農村為在地帶進現代化的公衛知識與義診。(圖片/陳若漪攝)
愛之蔭團隊是勃固一群由不同專業的緬甸年輕人共同組成的醫療志工團,專門進入廣大的勃固農村進行公共衛生宣導與義診。(圖片/陳阿凱攝)
勃固在哪裡?勃固有多大?一般人對緬甸城市的印象,可能是最大的城市仰光、許多華人聚集的曼德勒,又或是遷都後的奈比都、萬塔之城蒲甘。「相較於這些知名的城市,勃固不是一般觀光客會去的景點,卻是一個非常有緬甸原始味道的城市。」長期關注緬甸的臺灣非營利組織「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企劃經理王詩菱說道。
位於仰光往北2個小時車程的勃固省,是個面積比臺灣略大,人口約500萬的行政區,首府也稱為勃固。廣大的勃固省除了首府市區較為熱鬧且有經濟活動,走出市區,便是千年以來以農業為主的生活模式。
務農的土地可以產出食物原料、養活人民,卻無法帶來足夠的養生知識把人民也養得好。緬甸傳統食物的烹飪方式以醃漬與油炸為主,重油與重鹹的料理才能讓食物可以存放較久,且提供勞動者足夠的熱量。然而,這些長期養成的飲食習慣卻也導致緬甸人洗腎需求居高不下,其他因環境衛生與健教常識不足也導致如瘧疾、肺結核、心血管、糖尿病、愛滋病、皮膚病等疾病在這片黃色大地上橫行無阻。
離開勃固市區後,廣闊的黃色大地是農村最主要的顏色,除了食物原料,各種資源都非常缺乏。(圖片/王詩菱攝)
緬甸的食物烹飪方式以油炸與醃製為主,環境也不甚注意衛生,所以腸胃、腎臟相關的損害都是常見疾病。(圖片/若漪攝)
愛之蔭團隊的發起人,是現年33歲的醫師阿卡賢。他自醫學院畢業後,返鄉開診所,進一步發現,偌大的勃固只有一家大醫院,但裡頭專業的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流動率高,更別說照顧市區之外廣大的農村社區。於是阿卡賢發起義診團每週巡迴,照料慢性病纏身的貧病老人,並由專業藥師給藥,定期回診追蹤關懷;每月訪視不同農村,到府關懷並診斷獨居老人。
「雖然國中小是免費的義務教育,但還有買書與制服的錢,是大部分家庭花不起的。」在2013年應一位前政治犯校長之邀,在當地學校教英文的臺灣紀錄片導演曾涵生指出,除了醫療之外,緬甸這片土地上,初等教育因為貧富差距懸殊而難以普及,未能上正式學校的孩子,若是家裡還足以支持,不用全職打工幫忙家計,就會讓孩子去寺院學校習得知識。
寺院學校並不是讓窮孩子遁入空門的場所,而是在佛教盛行的緬甸國度,僧侶即為師長,教育也是寺院的工作項目之一。在勃固市周邊,就有約25間大小不一的寺院學校,裡頭大約有萬名孩子就學。
偌大的勃固總醫院醫生不足,醫療資源匱乏,對於農民交通不便到達,難以發揮醫院應有的功能。(圖片/陳若漪攝)
勃固農村的孩子們即使想上學,免費的公立學校還是有需要繳錢的需求,是某些家庭無法負擔的,所以前往寺院求學的路,是這些孩子求知的方向。(圖片/陳阿凱攝)
愛之蔭與國際組織合作,「認養」其中資源最缺乏的10間寺院學校,定期去學校與大約3,000名5至18歲的學生互動,用教育宣導、營養補給、醫療篩檢等方式,多方面的讓孩子從小開始建立現代的公衛知識:注射疫苗、食用自然蔬果補充維他命、減塑與維持環境衛生、養成刷牙與洗手好習慣,以及健康的性教育。這些「現代化」的衛教知識在臺灣似乎已經是一般常識,但在連合格師資都缺乏的寺院學校,愛之蔭團隊的從頭教起,幾乎翻轉了整個社區中從小到老的生活方式。
「緬甸農村長期以來就是雖然餓不死但也吃不飽,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或是想讀書等需要額外的花費,那就是做不到。」王詩菱在今年一月前往勃固,認識了阿卡賢,她說,這個緬甸小鎮醫師的故事,是個希望從教育開始,不分老小改善緬甸人民公衛觀念的勵志行動。
不論是孩子、家長、老師或是長輩,只要有需要,醫師們就會不厭其煩地設計教案,將衛教知識不斷累積進入民間生活,把建立並鞏固健康生活的連結從個人、家庭、社區層層包圍,代代相互提醒,延續對土地與人民的關懷,用深耕長出自己的公民力量。
因地因人制宜的飲食教案,讓孩子可以輕易了解怎麼「好好吃飯、補充營養」。(圖片/王詩菱攝)
孩子從遊戲中學習,得到飲食相關的知識,回家還可以分享給一家大小。(圖片/張錦如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