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危機組織報告分析,副總統賴清德可望在總統大選勝出。圖為9月6日。路透社
《日經亞洲》報導,位於布魯塞爾的智庫「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ICG)週五(10/21)公布一份報告指出,明年1月的總統大選可望成為降低兩岸緊張的時機。
報告提到,中國短期不可能武力犯台,但是衝突的風險正在升高,並稱「台灣仍然是美中之間最可能的引爆點」。
報告警告,「台灣每天都在面臨來自中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壓力,這已經加深了社會的分歧,提高了意外衝突的風險」。ICG呼籲中國要克制在台海的軍事活動,但認為共軍在短期內不會犯台。
報告分析,目前民調領先的賴清德可望當選,這會迫使兩岸在明年1月大選和5月總統就職期間,尋求「雙方都能認同的兩岸關係政治架構」。
報告提到,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中國就切斷與台灣政府的溝通,習近平則加強了對台灣的武力威脅和逼迫,誓言不放棄以武力拿回台灣。有鑑於目前的兩岸緊張,再加上中共對民進黨的不信任,雙方關係短期內不可能緩和。
報告指出,新的民進黨政府的另一個選擇是,如果雙方重啟對話,應該列出可以恢復並加深合作的領域,清楚點出對北京的激勵,「民進黨能夠或願意有多大程度的更多表態,或是實現兩岸的合作,一定要取決於北京可靠的保證,也就是北京想要改善關係,例如減少對台灣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壓力」。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國問題資深分析師蕭嫣然(Amanda Hsiao)表示,台海問題衝突的風險上升,是因為數十年來促進和平的政治認知架構正在破裂,「要防止衝突,需要各方互相保證這些認知仍然有效」。
關於威懾,該組織指出,台灣仍在投資傳統武器,犧牲不對稱軍力,「尚不清楚台灣政府是否接受了不對稱作戰的概念」。
報告提到,雖然台灣連續七年增加軍事預算,但跟其他其他類似國家相比仍然相當有限。報告舉以色列為例,國防預算占2022年GDP的4.5%,新加坡是2.8%。台灣2024年的國防預算僅佔GDP的2.5%。
該智庫呼籲,台灣應該釋放資源,投資不對稱作戰的能力,同時跟菲律賓和日本加強非正式交流,討論如何處理灰色地帶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