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9月1日在捷克布拉格召開年會,菲律賓、肯亞、巴拉圭三國議員加入討論。取自IPAC推特
由全球多國議員為應對中國而成立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1日在捷克布拉格召開年會,來自菲律賓、肯亞、巴拉圭三國的新成員也加入討論,讓這個原本以歐洲國家議員為主的聯盟成員更加多元,已涵蓋25國議員。
IPAC成立於2020年6月4日,也就是北京天安門事件31週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近一年後,自詡是「積極協調以民主方式應對中國政策的最大規模跨黨派議會網絡」。
IPAC創始成員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荷蘭、捷克、澳洲、義大利、挪威、瑞典、立陶宛等12個民主國家及歐洲議會,三年來已不斷擴大。
今年的
年會有25國共50多位議員出席,包括來自菲律賓、肯亞、巴拉圭的新成員,分別討論中國與台灣、香港、一帶一路、跨國鎮壓、人權等議題,並針對各項議題提出政策文件,制定未來一年的相關對策。
菲律賓議員:中國任意霸凌卻無後果《
日經亞洲》報導,菲律賓代表團共同主席阿馬通(Adrian Michael Amatong)1日參加IPAC第三次年會時,談及中國在區域的角色完全不假辭色。他形容中國「就是一個不斷毆打我們的老大哥,他們為所欲為,都不會有任何後果」。
阿馬通向《日經亞洲》表示,參加IPAC「聽取他國分享他們如何應對中國,可以從中學習,或許有助於制定保護國家的政策」。
中國日前公布新版標準地圖,將南海九段線範圍內海域全部劃歸中國,激怒了部分專屬經濟海域與之重疊的鄰國。包括台灣、菲律賓、越南、印尼、汶萊、馬來西亞均提出抗議。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去年上任以來,中國頻繁出動海警船與漁船騷擾菲律賓船隻。小馬可仕拉開菲國與中國的距離,並加強了與美國合作,批准新增四處可供美軍使用的軍事基地,協助保護菲律賓的國家利益。
學者:IPAC可建議如何應對中國擴張不過阿馬通指出,菲律賓加入IPAC「不一定表示我們要對抗中國」,只是要了解圍繞中國的各種議題,因此中國不應被激怒。他強調,IPAC並非反中聯盟,只是一個「討論中國相關議題」的團體。
中國是菲律賓商品最大進口國,今年6月向菲國購買了價值23.8億美元的產品。
菲律賓德拉薩爾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學者吉爾(Don McLain Gill)指出,國會議員加入IPAC相當重要,因為IPAC能提供如何「應對中國擴張好戰行為」的建議。
不過他也警告,IPAC無法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只能提供政策建議;這些建議是否能落實,仍須仰賴各民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