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對黨「國會黨」支持者8日在新德里舉行反政府示威。美聯社
經過3天的激烈辯論,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11日順利挺過國會不信任投票。他怒批反對黨的政治操作「令印度全國蒙羞」。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項不信任投票由反對黨提出,印度國會上月26日通過提案,但過關機率本來就不高,因為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在542席的國會下議院占301席,擁有過半優勢,反對黨主要企圖在逼迫莫迪面對東北部的族裔衝突風波。
印度人民黨治理的東北部曼尼普爾省(Manipur)自今年5月初爆發族裔衝突,迄今造成逾150人死亡,6萬人逃離家園。
印度法院下令曼尼普爾省政府,審酌擴大「表定部落」(Scheduled Tribes)適用範圍,將信奉印度教的梅泰族(Meitei)列入,使得原本獨享表定部落優勢、信仰基督教的欽族(Kuki)群起反對。
有分析家指出,莫迪自2014年上任後便以漸進式手段擴大印度教族裔權利,其他族裔覺得受到迫害。2019年8月,莫迪政府宣布廢除印控克什米爾的半自治地位,當地人口以穆斯林居多數,遭剝奪半自治地位後迭有騷亂。
印度警方5日表示,3名軍人在克什米爾與疑為叛亂分子發生衝突,雙方交火,軍人受傷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