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經濟學家反駁 中國並未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

    2023-07-19 15:46 / 作者 彭博新聞
    貴州遵義的爛尾樓。彭博新聞
    中國經濟學家反駁中國經濟正像日本幾十年前那樣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觀點,這可能給北京如何應對步履蹣跚的復甦帶來啟示。

    由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定義的這個概念認為,企業和消費者受到資產價格下跌的驚嚇,開始償還債務,而不是進行投資或支出。他上個月表示,中國正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因為家庭和企業不再舉債。

    幾位有影響力的中國經濟學家不同意這一觀點,稱借貸是放緩而不是停止,這是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疲軟的結果。他們說,與資產價格下跌相比,商品和服務價格通縮的威脅更大。

    這些經濟學家或者是政府顧問,或者與高級官員有過交流,他們的觀點可能會有政策意蘊。在辜朝明的診斷中,貨幣寬鬆的作用幾乎為零,而財政政策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中國經濟學家認同應該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但也有人認為降息可以用來幫助那些由於通縮而使償債負擔惡化的企業。

    官民仍在增加負債,而非加速償債

    到目前為止,官方數據還沒有證明辜朝明所描繪的情景。中國央行公佈的家庭和企業貸款餘額今年上半年成長,意味著新增借款超過還款。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對非金融公司的貸款增加2.8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在採訪中表示,他並不認為中國正在經歷資產負債表衰退。

    他說,債務相對於總體經濟而言甚至還在成長;據中國銀行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第一季度家庭槓桿率——家庭債務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值,上升了1.4個百分點。

    那些支持辜朝明觀點並警示中國「日本化」的人指出,有跡象表明企業持有更多現金。Natixis經濟學家上周在報告中表示,這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早期跡象。總部英國的Fathom Consulting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可能處於辜朝明所述進程的開始階段。

    「是信心受損,不是資產負債表受損」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稱,辜朝明的理論並不適用於中國,因為信貸需求減弱與家庭資產負債表受損關係不大,更多與缺乏信心有關。

    他指出,經濟疲軟以及對就業和收入的擔憂意味著消費者信心下降,更加節儉,這反過來又降低了企業收入。他說,中美緊張局勢和不可預測的政府監管等因素導致企業信心下降。

    他最近在報告中寫道,消費者和企業提高預防性儲蓄,引發投資減少的惡性循環,進而進一步減少收入和支出。

    他說,低通膨也導致實際(經通膨調整)利率上升,限制企業的借貸意願,這意味著降息將有助於企業。

    與2022年相比,中國今年的財政政策略有收縮,中國央行僅調低利率一次,同時為房地產等特定領域提供定向流動性。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上個月表示,當前並不存在所有市場主體全面同步的資產負債表收縮,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行資產負債表是擴張的。

    他說,當前的問題是打破有效需求不足、價格下滑、信心下滑的惡性循環。

    他上周的文章稱,生產者價格下跌正把企業實際利率成本推升到高達8%水準。他寫道,以較大幅度降低利率仍然是經濟復甦的法寶。

    房價、資產價格降幅不大

    中國經濟學家也認同,就像1990年代的日本一樣,自從2021年北京試圖給房地產降溫以來,中國房價下跌導致家庭的負債資產比率上升,損害了他們的資產負債表。

    辜朝明認為,資產價格下跌引發了日本企業和家庭心態轉變,試圖通過削減支出和償還債務來「修復」資產負債表。

    但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房地產價格下降的程度沒有那麼嚴重。中國中古屋市場的價格與一年前相比的降幅,6月份緩和至2.79%,而日本房地產市場崩盤也處於類似階段時降幅在5%。

    中國股市的跌幅也較為溫和。滬深300指數比2021年中高點下跌了約25%,而日經225指數在1989年12月高點後的18個月裡下跌了40%。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劉磊表示,資產價格沒有暴跌,中國沒有陷入技術性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彭博新聞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