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真主黨無人機襲以色列4兵死亡逾60軍民傷 美將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

    2024-10-14 09:18 / 作者 林宜萱
    2024年10月13日,以色列中部賓亞米納被真主黨無人機襲擊,救護車衝往現場。路透社
    黎巴嫩真主黨13日以無人機襲擊以色列中部,造成4名以軍士兵死亡、7名士兵重傷,民間單位也表示另外有60多人受傷。同日,美國國防部表示,因應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威脅,將會部署一組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簡稱薩德反飛彈系統)在以色列,且由美軍來操控。

    綜合《華爾街日報》與路透社報導,真主黨13日朝以色列中部賓亞米納(Binyamina)的一個軍營發動無人機攻擊。賓亞米納並不靠近以黎邊界,而是在海法到特拉維夫的中間,顯示真主黨仍有能力打擊到以色列更深入的地區。

    據以色列民間緊急救護組織「聯合救援」(United Hatzalah),他們已收治了60多名傷者,其中一些傷勢嚴重;「聯合救援」沒有透露這些傷者是士兵或平民。

    以色列軍方到當天跨夜後才宣布,真主黨對賓亞米納軍營的無人機攻擊,共造成4名士兵死亡、7人受傷。

    2024年10月13日,以色列海法,在真主黨無人機襲擊中受傷的傷者被軍用直升機送來海法的醫院。路透社

    2024年10月13日,以色列中部賓亞米納被真主黨無人機襲擊,拉馬干(Ramat Gan)的醫院準備接收傷者。路透社

    美國國防部13日表示,將提供一組薩德反飛彈系統給以色列,由美軍來操控。這將能加強以色列的反彈道飛彈防禦力,也代表美國準備將美軍士兵部署到以色列境內。

    借助薩德面對伊朗飛彈威脅

    不過,美方宣布提供薩德反飛彈系統給以色列,主要是因應伊朗的威脅。伊朗本月1日對以色列發射了約180枚彈道飛彈,雖未造成以色列人傷亡(只有1名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被飛彈殘骸擊中身亡),但以色列南部的內瓦蒂姆空軍基地(Nevatim airbase)的設施輕微受損,一些飛彈落點就在以色列的F-35戰機機庫附近,惟沒有造成戰機損毀。

    一些專家分析指出,這顯示以色列防空並非無懈可擊,伊朗可以對空軍基地這種硬目標(hard targets)造成傷害,代表他們其實有能力對以色列城市或煉油廠造成更大破壞。

    薩德是用來攔截彈道飛彈的陸基防空系統,可在敵方飛彈最後的飛行階段對其進行打擊,最高可以在大氣層外部就擊毀敵軍飛彈。一組薩德系統由6輛車載發射器、1個移動式雷達和1個火力控制器,皆由美國陸軍操作,一個薩德軍連就大約有100人。

    2019年2月23日,美國德州布立斯堡(Fort Bliss)陸軍基地,準備將一組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薩德反飛彈系統)運上C-17運輸機。美聯社

    美國國防部沒有透露薩德何時會部署完成。聲明指出,由於伊朗今年4月13日和10月1日對以色列發動前所未有的攻擊,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依照總統拜登的指示,派出薩德系統給以色列,「此行動凸顯美國對於保護以色列、以及在以色列的美國公民免於伊朗更多彈道飛彈襲擊的堅定承諾」。

    為何認為以色列需要更多保護?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最近一直在和以色列溝通,呼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不要襲及伊朗的石油設施和核武研究設施,拜登批准將薩德部署到以色列,極可能是美方官員在與以色列談過以軍對伊朗的預期軍事行動、還有伊朗可能會如何報復後,才做出的決定。

    拜登13日被問到此事,只強調是為了「保護以色列」。

    《華爾街日報》報導,拜登此決策,並不是要交換以色列不要襲擊某些可能會激怒伊朗的目標,不過一名美國高層官員則說,「如何處理局勢的討論很廣泛,這(提供薩德)是其中一部分」。

    2024年10月1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可見伊朗射來的飛彈劃過上空。路透社

    報導提到,美國直接派兵去以色列,算是罕見舉措,也是拜登政府在大選前不到一個月對以色列展現的明確支持;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本月稍早也強調自己對以色列自衛權的支持堅定不移。

    伊朗4月和10月襲擊以色列時,在地中海的美國軍艦協助攔截彈道飛彈;4月那次,美國也出動了F-15E和F-16攔截伊朗無人機。1991年波灣戰爭時,美軍則是在以色列部署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由美軍和以色列軍操作,對抗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

    《華爾街日報》最末幾段也提到,以色列越來越依賴美軍來加強防禦力,抵禦伊朗的飛彈威脅、還有伊朗扶植的各個激進武裝組織。美國在中東一帶的部署是要阻止該地區爆發全面戰爭,但這也會增加美軍在應對俄羅斯、中國時的額外負擔,尤其可能影響到之後的艦艇部署。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