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百度無人計程車「蘿蔔快跑」爭議多 中國為何展開大規模試行?

    2024-07-30 17:29 / 作者 國際中心
    中國百度無人計程車「蘿蔔快跑」。取自官網
    中國正推動無人駕駛計程車,其中百度公司在武漢試點的「蘿蔔快跑」近來引起大量關注,在中國社群媒體掀起熱議。有人讚歎廉價方便,「再也不用買車」,但也有人發現價格會隨著搭乘次數水漲船高,且車子不時會停在馬路中間無法動彈;亦有許多人擔憂一般計程車駕駛的飯碗不保。

    BBC中文網30日報導,中國至少已有16座城市允許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車、至少19家中國車商企圖建立自動駕駛車的全球領導地位。

    其中人口逾千萬的武漢對此雄心勃勃,今年3月率先允許百度無人計程車平台「蘿蔔快跑」24小時全天候營運,目前服務範圍已擴大到全市,覆蓋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

    不少民眾將搭乘時的影片上傳社群媒體,引起熱烈迴響。有人讚歎有如「科幻電影」,且免去司機抽菸、繞路等問題。

    試行問題重重 綠燈不走紅燈快衝

    但也有人批評它是「苕蘿蔔」(「苕」在方言中意為「傻」),批評它上下車地點由系統決定、候車時間過長,且無法應付尖峰時段車流量大的情況,反而會停在原地引發塞車。

    《澎湃新聞》5月間報導,許多武漢市民投訴「蘿蔔快跑」,指它有綠燈不走、紅燈時衝進交叉路口、轉彎時停止不動等問題,特別是在早晚尖峰時段特別頻繁,容易引發堵車。

    武漢市民張月(化名)也向BBC中文表示,「蘿蔔快跑」的叫車流程與一般叫車App不同,使用者看不到附近可叫車輛,有時叫到了車,卻須走一大段路才能抵達上車地點,「在武漢35度的高溫天氣裡,我可能還要再走上十分鐘才能上車。」

    此外,「蘿蔔快跑」起初以低價攬客,有網友稱起步價僅4元人民幣(約20元台幣),受到許多網友追捧,但後來被發現隨著搭乘次數增加,搭乘價格也節節升高,百度因此被批「短視、沒戰略」。

    另有網友懷疑,「蘿蔔快跑」的車輛背後都有真人操控。

    也有不少人擔心,一般在路上攬客的計程車,先前生意已飽受叫車App威脅,如今可能再受無人計程車重創。

    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社會學系副教授張璐就向BBC中文表示:「在目前中國網約車司機極度飽和的現狀下,如果大幅推廣自動駕駛,無疑會對本就嚴峻的就業市場雪上加霜,失業率會更高。」

    中國近年已面臨青年失業嚴重的問題。張璐表示,中國「靈活就業」人員2021年已達2億人左右,佔全國人口總數七分之一。中國官方以「靈活就業」概括那些無全職工作的打工族或自由業人士。

    張璐表示,開多元計程車、送外賣、送快遞等「已成很多人謀生的最後管道」,且多數都沒有社會保險和勞動保障。這些駕駛「容易處於極端弱勢地位,進一步淪為新技術的工具」。

    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 無人計程車是新興產業一環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中國面臨地產業搖搖欲墜,已將人工智慧、電動車、綠能產業等新興產業視為經濟成長的新動能,對於自動駕駛計程車勢必持開放態度。

    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中國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即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政策在今年中國「兩會」上再次被強調。

    除了「蘿蔔快跑」,中國還有「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自動駕駛品牌;美國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今年4月訪中也與中國總理李強會晤。中國隨後同意特斯拉「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FSD)在中國落地。

    分析:中國對數據、隱私較敏感度不如西方 AI技術迅速發展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政治學系副教授黃嫻表示,中國政府的長期戰略向來是吸引產業或技術先驅進入中國,刺激中國企業的競爭和創新,並促進外國企業向國內企業的技術轉讓。

    報導指,在中央政府號召下,許多地方政府都擬定配套措施。北京就在本月初宣佈,擬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於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App叫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

    羅格斯大學管理與勞動關係學院副院長、全球工作與僱傭中心主任劉明巍教授則表示,中國並未發展出相對成熟的法律和制度來應對新的技術、數據及隱私,也不像西方人那樣對數據、隱私、網路安全具有高度敏感,因此人工智慧技術過去十幾年在中國迅速發展。

    劉明巍表示,以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西方國家的城市很難像武漢一樣大規模試行無人計程車,「需要很多的討論和聽證」。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