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預計下週訪台灣,這將是26年來首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她的訪問凸顯柏林當局對於中德關係的分歧態度。
根據3名聽取簡報的知情人士透露,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預計21日抵達台北進行兩天訪問。但據其他消息人士指出,與此同時,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正在計劃於4月或5月訪問中國。
德國執政聯盟成員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ic Party)所屬史塔克-瓦特辛格的台灣行凸顯德國政府似乎有意緩和內部對中國政策的分歧。聯合執政的德國政府因意見相左已經造成多項議題決策延宕,主要是自由民主黨和綠黨無法達成一致。
相較於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的總理蕭茲(Olaf Scholz),身為綠黨人的貝爾伯克傳統上對於中國持較強硬態度。蕭茲去年訪問北京前夕,雙方針對中國議題的緊張情勢達到高峰。貝爾伯克當時堅稱中國對於西方而言,是愈來愈強大的「體制競爭對手」。
作為中國在歐洲最緊密經濟盟友之一,德國如何平衡對北京和台北的關係,將對歐洲聯盟帶來深遠影響。
德國外交官指出,貝爾伯克計劃訪問北京是致力將中德雙邊關係推上更穩定軌道,讓兩國更專注於更重大、主要是經濟方面的雙邊利益議題。
一名德國外交官說:「一方面,我們派她出訪(北京),推動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而自2021年以來中斷的新一輪雙邊政府磋商;另一方面又讓一位部長先訪問台灣,我們這麼做是要向他們傳達什麼訊息?」
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並且禁止其他國家與台灣政府有任何形式接觸。
儘管如此,西方多國議員與政府官員依舊頻繁訪台。去年8月,北京因為不滿當時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而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相對於北京的好戰回應,台灣在過去6個月迎接外國訪團的頻率急遽上升,部分官員明確表示要對抗中國試圖孤立台灣的意圖。
然而,德國更嚴格地避免和台灣有政治上的接觸,尤其在德國經濟愈來愈仰賴中國的前提下。德國官員與企業考察團時常訪問中國,但自從時任經濟部長的芮克斯洛特(Günter Rexrodt)1997年訪台後,德國就再也沒有部長訪問台灣。
自由民主黨議員、德國國會友台小組副主席薛福勒(Frank Schäffler)表示,「睽違26年後,德國部長級官員再次訪問台灣,這當然是一個很強烈的政治訊號」。
他說,「自由民主黨支持台灣的傳統由來已久,也因為台灣是一個民主政體而予以力挺」。
但薛福勒也說,柏林當局對於傳達給北京的訊息必須審慎以對。「事實上,政府希望、也會與中國建立合理的經濟關係,這無庸置疑。中國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強權,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周全。」
史塔克-瓦特辛格訪台行程的知情人士透露,柏林當局回絕了台灣建議她與外交部長吳釗燮見面的提案。外國政府訪團通常會拜會吳釗燮。
在柏林的「一個中國」政策下,史塔克-瓦特辛格和台灣的交流限制在專門部長級別,不上升到和國家主權相關的政府首長,包括外交部、國防部與內政部長。
一名德國外交官表示,「我們不會讓這次出訪被政治化。她的所有拜會行程會嚴格控制在專門部長層級和性質的對話」。
柏林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執行長班納(Thorsten Benner)表示,這次訪問應該不會嚴重影響德國與中國的關係。
他說:「如果北京選擇很激烈地回應史塔克-瓦特辛格的訪問,那是他們的選擇。只要她保持低調…我認為德國政府的任何人,包括總理在內,都不必為這次出訪導致中德關係惡化而負責,除了中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