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於明後兩日(4、5日)舉行人大、政協會議,新一代領導班子也將在會中出爐。一般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長年心腹李強,將擔任國務院總理一職。習近平還將任命其他親信組成經濟團隊。有分析認為,相較於經驗和能力,習近平更看重忠誠度,這批新團隊能否應對中國所面臨最困難的經濟挑戰,外界保持遲疑態度。
美國之音報導,專家對前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擔任國務院總理後,是否有能力提振中國經濟的看法不一。
華府中國經濟政策領域的資深專家、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務與經濟專案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該中心舉報的一場有關今年中國「兩會」的記者會上表示,李強之所以能夠成為總理人選,恐怕更多原因是出自於他對習近平的忠誠。甘思德說:「擔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李強一直對習近平非常忠誠,他能(出任總理)一職也許是因為他完全按照北京的要求,而不是按照上海人民的要求,實施了上海的封城。」
現年63歲的李強的政治生涯起步於浙江,2002年4月,李強成為中共溫州市委書記。2004年11月,他迎來仕途上重大的轉捩點,擔任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的秘書長,成為後來的習近平派系「之江新軍」中的一員大將。李強先後在浙江、江蘇和上海這幾個中國最富裕也是市場化最高的地方主政。李強的經濟理念可以被簡單地歸結為「店小二經濟」。他曾經表示,「面向市場時,政府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打造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
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霍夫鮑爾(Gary Hufbauer)認為,李強出任總理對中國經濟來說是個利好消息。他說:「當然一切還是習近平說了算,他拿大主意。但是我確實認為,挑選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出任總理)是個好跡象,因為他懂市場,懂企業,是一個親市場的人物。我也喜歡他的前任。不管怎麼說,這是個好跡象,這讓我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感到溫和樂觀。」
但也有人擔心,李強沒有在國務院的工作經歷。他將是中國幾十年來首位只有地方從政經歷而一躍被提拔為國務院一把手的官員。在過去,總理通常從現任副總理當中挑選。
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認為,欠缺中央工作經歷不一定會使李強不稱職,但他面臨的真正考驗是接手一個被3年新冠「清零」政策折騰後的經濟爛攤子。
伍德克說: 「與溫家寶或李克強接手時相比,他(李強)是在更不利的情況下接手中國經濟的。那時他們還可以摘掛在低處的果子(容易實現的目標)。但那一切都已經結束了。2022年,中國已經從國際商業的雷達螢幕上消失了一年。所以他必須重新聯繫。他是否有外交技巧和溝通能力,去傳達中國的開放的資訊,不只是口惠而實不至。所以,這個可憐的人有一份艱難的工作擺在他面前。而我們必須拭目以待。作為在中國的企業,我們只能希望他在這方面的努力能夠成功。」
習近平的另一個重要親信、現任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主任的何立峰預計將出任副總理一職,接替退休的劉鶴並主掌全國的經濟、金融和工業事務,並成為未來美中經貿關係的牽頭人。
67歲的何立峰也是習近平的親信和好友,兩人的關係可追溯到1980年代,當時習近平被任命為廈門市副市長,他在那裡結識了何立峰。何立峰是金融專業畢業並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被認為是一位實幹派官員。
不管習近平挑選的財經班子有無相關經驗或能力,專家認為,最後的成果還是取決於習近平要下放多少權力給這些官員拚經濟。伍德克說:「從我在北京以及各省認識的人來看,大多數人在商業和經濟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因此在新的領導層中並不缺乏專業知識。問題是,拱產黨給這些人什麼樣的迴旋餘地來做出理性的決定,意識形態會在多大程度上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