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陶宛今總統大選 8人競爭預計拖進第二輪才有結果

    2024-05-12 16:08 / 作者 林宜萱
    2024年5月9日,立陶宛總統大選開始提前投票,首都維爾紐斯投票站的排隊情況。美聯社
    立陶宛今天(5/12)進行總統大選投票。立陶宛位居北約組織(NATO)東翼前線,在半總統制之下,總統主外交國安事務,因此大選備受外界關注;對台灣而言,則關注駐立陶宛代表處會否被改名。不過,最終選舉結果可能得等到5月下旬第二輪選舉後才知道。

    美聯社報導,立陶宛當地時間今天上午7時開始投票,晚間8時截止;此外,本月9日也已開放提前投票。本輪投票結果預計今天晚間可以出爐,若無人得票率過半,就必須在本月26日進行決選。

    立陶宛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有望連任,再執政5年。不過,這次總統大選有8名候選人參選,導致任何一人都很難在第一輪選舉得票過半。

    瑙塞達是溫和保守派,本月稍晚即將滿60歲。他的主要對手是現年49歲的現任總理、前任財長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2019年大選時,瑙塞達以高達66%的得票率擊敗席莫尼特。

    2024年4月26日,波蘭與立陶宛聯合軍演,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在波蘭邊境舉行的記者會上。美聯社

    2024年5月9日,競選立陶宛總統的現任總理席莫尼特現身首都維爾紐斯一處投票站,參加提前投票。美聯社

    2024年5月9日,立陶宛總統大選開始提前投票,首都維爾紐斯投票站的排隊情況。美聯社


    立陶宛總統在該國政治體系的主要職權是外交和國安政策,也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雖然國土相對小,但位置上是北約對俄國的前線,與波蘭一起夾住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而加里寧格勒是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總部所在地,因此立陶宛對北約防禦有不小的重要性。

    除了總統選舉,立陶宛今天也將進行是否修憲允許雙重國籍的全民公投。立陶宛目前不允許雙重國籍,取得他國國籍的立陶宛人必須放棄本國公民身份,但立陶宛人口已從1990年的350萬降到目前的280萬左右,對未來人口成長是個相當不祥的徵兆。

    這次選舉也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首度拒絕立陶宛邀請歐安組織觀察員前去見證。立陶宛雖然邀請歐安組織派員觀察選舉,但要求排除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觀察員,指責這兩國對立陶宛政治和選舉造成威脅;歐安組織則表示,觀察員不代表該國政府,觀察員都簽署過承諾維持政治中立的聲名,立陶宛這樣的要求反而違反了歐安組織的原則。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