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入侵烏克蘭戰爭屆滿100天,目前戰況激烈的烏克蘭東部戰場是徹底的消耗戰,烏軍每日喪生60到100人,受傷500人,是非常沉重的負荷。要克服這樣的逆境,烏克蘭期望能獲取更多的西方國家重武器,例如火砲、火箭發射器、坦克等裝備,幫助烏軍有效反制俄軍寸寸進逼的攻勢。
在基輔西方約140公里處的城鎮日托米爾,一名陣亡的49歲烏克蘭上校馬卡切克在6月3日下葬,美聯社前往報導時,發現他是這個27萬人口小鎮軍人公墓的第40名安葬者。馬卡切克是在5月30日於頓巴斯地區的盧甘斯克陣亡,而在他旁邊下葬的,是另一名5月27日陣亡的烏克蘭軍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周在電視講話中坦承目前東線每天陣亡60到100人,另有約500人負傷。相較之下,美軍在越戰時期傷亡最慘重的1968年中,平均每天陣亡人數是50人。烏克蘭參謀總長穆任科(Viktor Muzhenko)警告傷亡可能繼續惡化,因為烏東正在經歷的是二戰以來歐洲最慘烈的戰爭。
穆任科說:「若是要減少人員損失,烏克蘭現在就需要能夠匹敵甚至超越俄方的武器,讓烏克蘭能夠以等同力量還擊。」
目前砲兵成為烏克蘭戰場的重點,俄烏彼此大部分時間都在用遠距火炮互轟,而烏克蘭軍原本主要仰賴的蘇聯式火砲,目前也出現耗損過多、彈藥補給不足的狀況。美、法、英、荷、德國等國提供的西方新型火砲,將成為烏軍重要的新生力量。其中美方承諾提供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尤其能對俄方造成重大打擊,使俄國跳腳,警告若烏克蘭用這種美國裝備攻擊到俄國本土,等於是西方國家對俄國宣戰。
目前,烏軍已在使用美國援助的M777拖曳榴彈砲,法國援助的凱薩自走砲(CAESAR)也已經服役。未來,除了美方承諾再提供的海馬斯,英國也將援助M270多管火箭系統,荷蘭與德國則是承諾提供少量的PzH2000自走砲,不過這些裝備要到前線還需要時間。
曾經指揮駐歐美軍的退役中將霍奇斯(Ben Hodges)形容,目前俄軍的策略是「中世紀時代的消耗戰」,他表示除非烏克蘭拿到美英等國承諾的先進武器,能開始阻遏俄軍的炮兵打擊,否則這樣的慘重傷亡將會持續下去。
霍奇斯特別指出,這些傷亡之中許多是烏克蘭軍極度仰賴的骨幹,包括有經驗的指揮官、士官與老兵。埋骨日托米爾的馬卡切克上校就是這樣的人物,他負責指揮烏克蘭陸軍的工兵部隊,經驗與閱歷都難以取代。
馬卡切克上校就是在俄軍砲擊中喪命,他的同袍表示,砲擊發生當時他正在指揮一支小隊進行布雷任務,砲擊開始時,他吩咐部下立即進入地堡掩蔽,他自己躲在另一個地坑中,不幸被炮彈直擊。
在2月20日俄軍入侵烏克蘭之時,烏克蘭估計有25萬名男女現役軍人,目前也正在補充10萬人兵力。烏克蘭沒有宣布自身的傷亡狀況,不過估計已經擊斃逾3萬名俄軍。俄方在進攻時估計投入約20萬人兵力,但是俄國聲稱這是「特別軍事行動」,並非開戰,因此就法理上而言俄國尚未進入戰時動員狀態。
俄國送上場的常是「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兩個烏克蘭東部魁儡政權的動員兵,這些兵經常是「拉伕」而來,成年男子走在街道上就突然被槍押著進軍隊,配發的裝備甚至是近百年前的骨董,戰力與士氣非常糟糕。俄方也投入為數不明的「華格納集團」傭兵,至於先前聲稱會從敘利亞過來的志願軍,目前未見蹤影。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美軍退役陸戰隊上校坎奇安說,擁有4,300萬人口的烏克蘭還有人力可以投入戰爭,問題在於要如何徵召、訓練這些人員,投入前線。作為烏軍骨幹的老兵、士官必須要保存戰力,才能夠帶領補充兵員進入狀況。
烏克蘭參謀總長穆任科說,澤倫斯基向民眾坦承當前的損失劇烈,目的是在激起民眾同仇敵愾之情,並向西方呼籲援助更多重武器,他說:「烏克蘭人民對前線的狀況知道得愈多,他們的抵抗意志就愈強大。損失是很慘重,但是有了盟友的支持,我們可以減少損失,並且轉守為攻,這將需要更具威力的強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