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可以用來發射戰術核彈的伊斯坎德短程彈道飛彈。維基百科
在烏克蘭戰爭中,俄國總統普丁對外表示唯有在俄國的生存遭到威脅,或者是俄國被核彈攻擊時,俄方才會動用核武。但是外流的俄軍機密作戰演習計畫文件顯示,引發俄國人丟核彈的門檻,其實比普丁公開所說低很多。
《金融時報》取得29份俄軍在2008到2014年間的機密文件,這些文件包括俄軍的兵推演習計畫,以及向俄國海軍軍官的簡報。在這些首次被民間公開的文件中,俄方討論在什麼時機會想要使用戰術核彈。
戰術核彈指的是爆炸威力較小,以摧毀戰場上敵方集結部隊為目標的小型核彈,而不是用來轟炸對方城市、進行滅國的戰略核彈。不過,戰術核彈威力「較小」是與當代的標準核彈相較,實際威力可能比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兩枚原子彈還高。美國估計俄國至少持有約2000枚這種戰術核彈。
俄軍兵力的小幅挫敗就可能動用核武根據《金融時報》檢視的這些俄軍機密文件內容,俄方考慮會動用戰術核彈的場景,包括中國軍隊向北入侵、第一梯隊已經攻入俄國東部疆土,第二梯隊即將進入之時;俄國海軍戰略核潛艦有20%已被摧毀之時;俄國核動力攻擊潛艦有30%已被摧毀之時;3艘或更多巡洋艦被摧毀之時;3座或更多機場被摧毀之時;俄方的海岸指揮中心與後備指揮中心同時遭到攻擊之時;俄國海岸遭敵軍登陸之時;俄軍多個邊境守備部隊單位遭擊毀之時;或者是敵方即將使用常規武力對俄國發動攻擊之時。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文件在公開領域被報導出來。這些文件顯示,如果俄方認為通過常規武力無法達到期望的結果,觸發動用核武的門檻其實非常低。」
俄國對中國的警戒心沒有放鬆這些文件也充分顯示儘管俄中之間有著相當和諧、緊密的合作關係,俄國始終對中國並不放心。專家指出,俄軍在遠東中國邊境依舊部署了大量核武飛彈配備,這其中許多明顯是專門準備用來攻擊中國目標。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戰略、技術和戰略主任阿爾伯克(William Alberque)說:「俄國持續在遠東中國邊境地區加強部署、演習使用可以攜帶核彈頭的飛彈。這些飛彈系統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射程明顯只能是用來攻擊中國。」阿爾伯克指出,就在去年6月與11月,俄軍在中俄邊境地區試射了可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Iskander)短程飛彈。
在烏克蘭動用戰術核的門檻應會更高儘管《金融時報》取得的這些文件是在至少10年前編寫的舊文件,但阿爾伯克解釋說,俄軍的核武運用準則到現在還是一樣。他說明,俄方使用戰術核武的中心思想是在衝突局面發生、俄軍戰局不利時,用較小的核彈攻擊以「敲醒」以為正在勝利進軍的敵人,進而阻止遭到進一步的攻勢。這是一種「升高局勢以降溫局勢」的想法(escalating to de-escalate)。
不過,阿爾伯克認為俄方在烏克蘭使用戰術核的門檻,應該會比這些文件中描述的場景高很多,因為在烏克蘭丟核彈很可能引起美英軍隊直接介入烏克蘭戰局,「這絕對是普丁最不想看到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