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集團位在香港的總部。路透社
在被香港法院頒令清盤後,處於中國房地產危機中心的中國恆大集團正走向破產清算。
這是許家印創立的這家房企巨頭在債務違約兩年多後,觸及的又一糟糕里程碑,也標志著長時間來拖累經濟成長的中國房地產危機又翻開了新的篇章。
1. 恆大如何走到了這一步?許家印1996年創辦的恆大,依靠大量舉債來實現成長。它在房企當中的美元債務規模最大,一度是中國銷售最高的開發商。但在中國政府開始遏制房地產行業過度舉債後,該公司2020年在債務再融資方面遇到困難。2021年12月,恆大發生債券違約,並由此陷入與債權人為敲定債務重組計畫而進行的曠日持久的談判。
恆大一家子公司的投資者於2022年6月提起訴訟,尋求對恆大進行清盤(破產清算)。審理此案的法官陳靜芬多次押後聆訊,以便讓恆大有時間敲定重組協議。但去年9月,在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被警方控制後,恆大的債務重組計畫陷入僵局。
1月29日,陳靜芬法官耐心告罄,在香港高等法院對恆大發出清盤令。
2.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香港法院已任命安邁企業諮詢(Alvarez & Marsal)為恆大清盤人。
更長期的挑戰則在於如何分割這家開發商,其2.39兆人民幣(3,330億美元)的負債遠超過1.74兆人民幣的資產,其中大部分資產在中國內地。
3. 清盤令對債券持有人意味著什麼?該判決是否會被中國內地承認還有待觀察。恆大的大部分項目由當地子公司運營,境外清盤人可能很難接管。在此過程中,恆大在內地的建築工程、房屋交付和其他活動可能會繼續進行。
恆大債券走勢表明復甦希望渺茫。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在清盤裁決前,該公司大部分美元債的價格就已經只有每1美元面值1.5美分左右。自清盤呈請提交以來,恆大在香港上市的兩家子公司市值已下跌超過80%,挽救其部分價值的前景也十分黯淡。
即使頒布了清盤令,法官仍為重組安排留下了餘地。但債券持有人心灰意冷。
「公司未能與我們好好溝通,」恆大債權人特設小組的法律顧問、律師事務所Kirkland & Ellis LLP的合夥人Fergus Saurin表示。「這種情況下,被清盤只能怪它自己。」
4. 市場反應如何?周一暴跌21%至0.16港元左右後,恆大股票停牌。其市值僅剩下21.5億港元,遠低於2017年4,140億港元的峰值。
更廣泛的市場反應則較為平淡,表明投資者對此已有預期。彭博行業研究中資地產股指數周一一度下跌1.4%。
5. 裁決是否可能導致危機蔓延?恆大的許多同行也已經發生違約。有十多家中資開發商正面臨曠日持久的清盤聆訊,包括中型房企龍光集團和佳兆業。恆大的判決將如何執行,將受到密切關注以尋先例。
自2021年房地產危機爆發以來,香港法院已對其他中資開發商發出了至少三項清盤令。但就複雜程度、資產規模和利益相關者數量而言,沒有一家能與恆大相提並論。
6. 這一決定將如何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任何負面消息都勢必會打擊本就脆弱的中國購房者情緒。由於擔心樓盤爛尾,人們避免購買民營開發商的新房。
儘管政府加大了對開發商的融資支持力度,並放鬆了樓市調控,但市場依舊量價齊跌。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Kristy Hung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清盤令「讓近期支撐市場的政策舉措打了折扣」。
7. 許家印會怎樣?自被調查以來,許家印的命運仍是個大大的未知數。法官陳靜芬表示,清盤將有助於解決一些問題,包括許家印對其房地產帝國剩餘資產的控制。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財富 —— 2017年巔峰時曾達到420億美元 —— 已支離破碎。
8. 為何政府沒有救助?中國對房地產行業的整頓,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房住不炒」的表態一致。儘管當局開始放鬆某些較為嚴格的政策,但這一總基調依然未變。
習近平希望經濟成長由製造業、服務業等可持續的領域驅動,而不是房地產。中國政府也沒有興趣救助投資恆大高收益債券的海外投資人。
9. 恆大對此有何評論?恆大執行總裁肖恩周一表示,將積極與清盤人溝通,依法配合清盤人履行相關程序。他在一份書面聲明中稱,公司已儘全力,對法院的裁決結果感到非常遺憾。聲明沒有提及該公司是否會上訴。
肖恩強調,法院頒布的清盤令所涉主體是恆大在香港上市的實體,集團旗下其他公司的管理運營體系保持不變,集團仍將努力儘一切可能保障境內業務和經營穩定,穩步推進保交樓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