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缺糧危機下 生質能源遭到嚴厲質疑

    2022-06-12 17:32 / 作者 陳家齊

    在俄國侵略烏克蘭戰爭,以及各地氣候異常造成農作歉收的狀況下,把可以吃的食物製作成生質能源,現在正遭到嚴厲的質疑。以往被視為環保綠能的這項產業,如今卻背負了有如「率車食人」的惡名。



    俄國2月底入侵烏克蘭,使曾是全球大穀倉的黑海濱地區,成為戰亂蹂躪的地帶,估計約有2,200萬噸烏克蘭穀物被困在國內無法出境。而小麥價格已經飆漲近40%,玉米價格大漲逾13%,印尼、印度、馬來西亞等多國都開始限制穀物、食用油或者肉類出口,一場食物短缺風暴正在成形。



    現在不是鼓勵生質能源的好時機



    金融時報報導,華府智庫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就提出警示說:「現在真的不是(讓政府)鼓勵把農作物轉換成能源的好時機,不管是透過政策鼓勵,還是透過強制性的配額。」




    圖片
    本月1日,綠色和平組織在德國抗議把穀物製作成生質能源。(圖片來源/路透社)




    生質能源原本在政府補貼、強制一定燃油必須使用再生能源的政策指導下,蓬勃發展。根據統計,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前,農產品主要出產國,也是生質能源主要製作國家的美國,有36%的玉米、40%的黃豆油(沙拉油)都被拿去做生質能源。現在,俄烏戰爭衝擊到全球五分之一的玉米出口量,以及將近一半的葵花子油。



    糧食煉油宛如「率車食人」



    各種糧、油之間牽一髮動全身,因為有些作物可以吃也可以煉油,一缺就會牽動到其他煉製食用油的價格,而玉米等穀物是飼養牲口的主要飼料,穀物漲價、缺貨也會帶動肉奶蛋等糧食上漲。因此,在聯合國警告全球可能面臨缺糧、數千萬人恐將陷入飢荒的情況下,還把玉米、小麥等糧食煉製成生質柴油,被視為浪費行為。為了餵飽汽車等交通工具,卻讓人類挨餓。



    「能源搶糧」的問題過去也曾發生,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研究,在2007到2008年間的糧食危機中,糧價飆漲的幅度約有20%到50%可以怪罪在生質能源上。當時的聯合國機構曾經譴責,生質能源耗用糧食的行為幾乎可說是「反人類罪行」。



    但是這一次,生質能源的廠商反駁,缺糧問題不能怪罪他們,是戰爭與國際運輸出了問題,以及能源價格飆漲等多重因素造成。



    減製生質能源可能補足烏克蘭糧食出口缺口



    但無論如何,生質能源耗用大量食糧是不爭的事實。根據Gro Intelligence數據公司的研究,全球每年拿去做生質能源的食物,總熱量(以卡路里計)大約可以餵飽19億人。華府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就指出,只要美國的生質能源所耗用的穀物減少一半,就能填補因戰爭而停止出口的烏克蘭穀物缺口。



    而在注重環保、鼓勵採用生質能源的歐洲,根據布魯塞爾環保團體Transport & Environment的估計,歐盟(EU)每天燒掉的生質能源約等於1萬噸小麥,可以製成1,500萬條麵包。



    生質能源廠商則指出,若是攤開個別數據來看,所謂能源搶糧的問題其實沒有表面上看來這麼嚴重。例如用來製作生質能源的小麥其實多半是不能給人吃的次級品,而所有被拿來製作成生質能源的小麥,也只佔全球小麥產量約2%。



    製作生質能源也可能更有效率利用農作物



    歐洲最大的小麥生質能源廠商ClonBio公司席維斯就說:「放到整個脈絡中來看,你就會發現把生質能源跟麵包危機連結在一起,其實是很超現實的事情。」



    而製作生質能源的過程中,大量的副產品其實也變成家禽家畜的飼料。玉米等穀物轉換成生質能源用油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等副產品,可以用來餵養雞隻、牛與豬。生質能源廠商本身往往也是飼料大廠,因此廠商們認為,製作生質能源並非浪費糧食,反而是更有效率利用糧食的能量。



    人類面臨的諸多兩難



    而就更廣泛的層面來看,自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全球歷經過「負油價」,也遭遇現在的美元三位數超高油價;經歷過封城的市場蕭條,也經歷網購暢旺帶來的供應鏈瓶頸。許多看似矛盾的狀況開始輪番出現,生質能源的兩難只是其中之一。



    環保、衛生、健康、生態永續等議題通常是同向而行,但現在也遭遇各種矛盾。例如,為了防範新冠肺炎而採用的大量拋棄式口罩、防護衣,正在形成一大批新的塑膠垃圾,健康需求與環保牴觸;為了保持通風降低病毒濃度,建物開窗會耗用更多的能源,衛生需求與節能減碳牴觸。生質能源的矛盾選擇,將只會是人類面臨的諸多難題之一。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