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這檔股票狂瀉難止跌!1.5兆美元「蒸發」給投資人的3堂課

    2021-08-24 15:01 / 作者 張家瑞

    8月20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這項被視為「全球最嚴個資法」的法案,意味著北京當局對自家科技產業的監管,有增無減,相關中概股暴跌戲碼,短期內恐難落幕。





    圖片
    中國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後,讓原本市場積極追捧的中概股暴跌。(圖片來源/今周刊)




    《個人信息保護法》將自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此,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資深中國經濟學家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該法案一旦生效,「中國對科技產業的監管,將成為主要經濟體中,最嚴格的制度之一,與1年多前相比,這是個明顯改變。」



    在中國政府出手強化監管前,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居家辦公、線上教學、網路購物等需求,該國網路、科技產業前景看俏,吸引大量資金流入,MSCI中國指數一度來到27年高點,表現備受投資人期待。



    北京當局出手「整頓」科技公司 導致資金撤出中概股



    豈料,北京當局近期一連串「整頓」措施,讓這些市場積極追捧的中概股,瞬間成了燙手山芋,包括「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女股神」伍德(Cathie Wood)等知名基金操盤手,陸續將手中資金撤出中概股,藉以降低衝擊。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ADR累計下跌超過30%,而追蹤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快手、美團等多家中國科技公司的恆生科技指數,已較今年2月高點,下跌超過40%,使前述科技企業總市值蒸發約1.5兆美元。




    圖片
    阿里巴巴ADR近一年走勢。(圖片來源/今周刊)




    伍德認為,中國監管機構打擊產業的行徑,將對投資人情緒造成長遠影響,受創的股票恐難反彈。



    石壁投資管理(Alphalex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區偉志(Alex Au)亦直言,「我不認為(中概股拋售)很快就會結束,投資人必須重新評估投資中國的合理性和風險。」



    綜觀外媒報導可得知,這波中概股「大逃殺」,雖讓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但也給了他們從以下3個角度,重新檢視投資標的的機會。




    圖片
    恆生科技指數近一年走勢。(圖片來源/今周刊)




    一、你投資的產業有能力影響政府?或只能服務政府?



    根據CNBC分析,無論中國或美國,大企業都致力於與政府創造聯繫,試圖獲得政策影響力,但,不同之處在於,美國的制度,讓企業得以影響政府,而中國的制度,則是「讓企業和政府秉持相同目標」。



    諮詢公司Teneo資深副總維爾道(Gabriel Wildau)指出,「在美國,無論科技或其他領域,政府經常充當商業利益的公僕;但在中國,黨希望企業為其目標服務,企業甚至得犧牲獲利,來實現目標。」



    二、別押寶單一地區、國家 靠多元標的降低風險



    外媒Mint形容,中國是個「有著市場經濟外表的共產主義國家」,這也讓中國企業,面臨極高的監管風險。在北京當局持續以反壟斷為由,祭出相關監管、懲罰,藉以「維持市場競爭、保護民眾權益」的情況下,估計中國網路產業的監管風險,將持續攀升。



    對於北京當局下一步行動,外界所知極為有限,這種情形,可能會使投資人面臨高度風險;因此,在標的選擇上,應盡量分散,投資不同地區、國家的公司,藉以減輕來自政府的監管衝擊,或單一地區、國家經濟不佳,造成的影響。



    三、對大型科技公司祭出監管措施 並非「中國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對大型科技公司祭出監管措施,並非「中國專利」。



    像是歐盟於2018年通過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就強化了對歐盟成員國民眾個資隱私的保障,若科技公司在使用個資之前,未先徵得民眾同意,就會面臨高額罰款。



    例如,上月底,盧森堡國家資料保護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for Data Protection),便以違反GDPR為由,對亞馬遜開罰8.86億美元。



    由上述內容可得知,中國大型科技企業面臨的衝擊,恐較想像中更大,跌跌不休的股價何時能觸底,也沒人說得準;但,可以確定的是,為了達成讓「企業為黨服務」的目的,北京當局的相關「整頓」措施,恐怕不會太快結束。



    以上客觀論述,不作為投資建議,請自行判斷風險。



    文章出處:今周刊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張家瑞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