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17)日表示,根據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所說,電價上漲會對物價造成壓力,但張建一認為,近來台灣內需表現仍然強勁,零售、餐飲表現都不錯,而且民生用電700度以下凍漲、小商店1500度凍漲,這已是兼顧台電穩健經營、照顧民生等多方考量之下方案,影響應不大。
張建一也說,如今全球在經濟緊縮周期,景氣衰退,生產減少,用電量也就減少,電價上漲對製造業電費成本影響不大,況且,電價成本在用電大戶的生產成本中,占比沒那麼高。
按經濟部電價方案,工業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電價漲幅高達17%;而產業低壓以內需、微中型企業為主,電價調漲10%。另外,為減緩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產業去年下半年用電衰退10%以上者之產業調幅減半。
張建一也表示,漲電價確實會讓餐飲業有成本上漲壓力,尤其外食費可能因此上漲,外食族十分有感,加上俄烏戰爭已讓全球糧價、飼料價格上漲,業者多已反映原物料價格而漲價,如今再漲電價,對物價、通膨都會有影響。但這也是兼顧台電穩定經營,多方考量下的結果。
據經濟部評估,電價上漲後,對整體物價的影響約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增加0.204個百分點。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則表示,電價上漲對國內衝擊不能只看「通膨」問題,更要留意一連串骨牌效應,並可能掀起企業裁員潮。
吳大任說,由於國際油價已在走跌,進口物價對國內通膨的衝擊影響已在減弱,但電價調漲,對國內經濟卻有較大的衝擊。特別是電價,產業關聯性特別高,任何生產、消費活動都會受到電價影響;電價一漲,就會反映到最終端產品售價,對物價會有影響。
吳大任表示,台灣出口從去年第4季開始衰退,與去年8月之前每月出口規模都在400億美元以上的高峰相比,今年1月、2月都只剩下300多億美元,相當於每個月都少了近百億美元。
他說,出口衰退代表企業營收集體下降,相當於一個月營收減少約新台幣3千億元,保守估計也減少了一、兩千億元。而調漲電價,代表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加上今年初已調漲基本工資,人事成本又增加。對企業而言,面對諸多成本上漲,營收又衰退,對策就是撙節成本,接下來可能就會裁員或放無薪假。
吳大任表示,針對電價調漲對經濟影響的議題之下,對國內物價、對通膨的衝擊反而不若想像中的大,最嚴峻的還是電價調漲後,企業因而撙節開支、減少雇工、衝擊家庭經濟支柱等一連串的骨牌效應。他說,非常時期,要考慮企業經營困難,至少先度過上半年的營收衰退期,到了下半年,大環境穩定一些後,屆時再調整油電,才較合理。
經濟部今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宣布4月起電價上漲11%至每度3.1154元,包括民生、小商家,以及工業用電全面上漲。考量節電效果,民生用電要在700度以下才凍漲,小商店1500度以下凍漲。
工業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電價漲幅高達17%;而產業低壓以內需、微中型企業為主,電價調漲10%。另外,為減緩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產業去年下半年用電衰退10%以上者之產業調幅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