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廖瑞祥攝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總統大選倒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今拋出最敏感兩岸政見,提出「2個目標、3個監督、4個戰略」,要重啟溝通橋樑、建構監督機制,同步確保中華民國主權、人民安全、堅持台灣民主制度與台灣人民在陸人權,保障兩岸穩定往前走。
值得注意的是,侯友宜宣誓,就任總統1年內,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還要在總統府設青年兩岸事務委員會監督兩岸政策,頗有回應2014年太陽花學運用意。
侯友宜也質疑,蔡政府競選時曾時說要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過關,但完全執政至今近8年卻沒動,兩岸決策因為缺乏監督,完全沒辦法做到位。
侯友宜表示,未來當選總統後,兩岸政策務求貫徹2個目標:第一要把國家安全保衛是第一個首要;第二,台灣人民很多在大陸,不管經商、旅遊等從事任何活動,台灣人民人權要受到保障。
侯友宜說,未來希望將台商現有的24小時通報機制,擴大適用到所有赴陸台灣人民,落實台灣民眾在人身自由受限案件下24小時通報,將行政拘留案件納入兩岸司法互助,運用兩岸兩會聯繫機制,杜絕台灣民眾被無禮盤問、留置與騷擾。
此外,侯友宜主張,未來兩岸要建立「國會、司法與青年監督」3個監督機制,其中國會監督機制部分,承諾當選總統後就任1年內敦促立法院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否則兩岸交流過程沒有公開透明的方式。
司法監督機制部分,侯友宜說,要擴及兩岸與社會安全,檢、調、審在人力資源無虞,確保司法獨立下,可監督各級政府與總統本人有沒有遵守相關法律規定。
至於青年監督機制,侯友宜表示,青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當選後要在總統府設青年兩岸事務委員會,由18至40歲青年組成,確保立法院與行政院把青年意見落實在兩岸政策,讓兩岸青年很多意見可以溝通,更多理解兩岸未來。
侯友宜強調,自己的兩岸政見有4個戰略縱深,第一是國防戰略縱深,承諾就職10個月內將把自己的3D戰略進一步具體化成「促進繁榮、確保民主、強化安全」3主軸。
第二是對話戰略縱深,侯友宜主張,民間交流繼續往前走,就任1年內重啟兩會對話協商,避免意外,優先談保障人權,解決民生問題,降低敵意,累積善意。
執法戰略縱深,侯友宜表示,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也會涉及與其他國家司法合作,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也要參與國際打擊犯罪,成三角關係,才能讓公權力確保台灣人民生命財產,抓到人要送回來,不要抓到台灣人送到大陸。
至於經濟戰略縱深,侯友宜說,當選後積極爭取加入CPTPP、IPEF,就職1年面對ECFA平台解決貿易爭端機制,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後,逐步推動下一個兩岸貿易談判。
侯友宜認為,當前海基會與海協會沒有對話,共軍擾台頻率愈來愈高,今年就大概4千架次;兩岸交流也因民進黨限制多而大幅下降,今年陸客少,沒有管道就沒有辦法控風險,台灣人民基本權利在目前狀況沒辦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