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在台北的一項競選活動上與支持者自拍。路透社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院17日證實賴清德副總統8月出訪巴拉圭途中將過境美國,但未透露美方安排的過境城市。有學者分析指出,若美方安排賴清德在大華府地區過境,將對中釋放強硬訊息,但若安排在德州休士頓過境,則是相反。
美國之音報導,德州州立大學的山姆·休斯頓大學 (Sam Houston University)政治教授翁履中認為,賴清德訪美是預料中的事情,關鍵在於美方對他過境在「規格與待遇」上的安排,他認為在美中正試圖穩定彼此關係之際,拜登政府對賴清德過境一事的處理,或許從過境地點的選擇可以看出美方的政治考量。
翁履中說:「拜登政府在這起事情上會非常謹慎處理。考量美中關係需要降低風險,很可能讓賴副總統避開華府,以東岸紐約和西岸洛杉磯為過境地點,如果過境城市不是這兩地,而是另有安排,可能都有政治考量,例如過境休斯頓,就可能是美國要向中方傳遞純‘過境’的善意,如果過境大華府區域的維吉尼亞或是巴爾的摩,讓他擦邊在大華府附近出現,可能就代表美國要強勢向中方表態。」
翁履中表示,簡單來說,賴清德在紐約和美國西岸的洛杉磯或舊金山過境「合乎預期」,如果有不同安排就表示有政治考慮。此外,賴清德會與誰見面也很重要,他認為以目前的情況,美方應該會安排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和國防部、國安會等相關單位的「二把手」與賴清德會面,不過大概會比較低調處理。
在國會方面,他說,賴清德應該可以見到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或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Mike McCaul),「如果見到議長,政治意義又更大一些,美方應該會謹慎處理」。
翁履中認為,如果賴清德能在華盛頓附近過境,政治效果會大很多。他說: 「民進黨近期派人從台北到華府溝通,就是在溝通是否可以讓他突破副總統不能進華府的障礙,另外如果賴不能到華府,民進黨也可能會以平等對待原則來要求,如果賴不能進華府,國民黨的候選人也不能來。如果美方接受這樣的要求,對國民黨就會比較不利。」
賴清德的過境是否可能引發中國的激烈動作,翁履中認為中國「確實可能會有動作」,不過無論是軍演或軍機、軍艦繞台,「基本上現在對於台灣的影響不如裴洛西訪台的衝擊這麼大,台灣人民有點麻木,甚至習慣了這樣的新常態」。
但是翁履中也說,賴清德過境美國一事是否影響美中關係,「北京看的是美國的反應,而不是台灣的要求」,如果以目前美方正積極穩定美中關係的作為來看,「美國冷處理過境的可能性比較大」。
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事務學院亞洲時事教授韋傑理(Gerri van der Wees)受訪表示,由於美中兩國高度緊張關係,美國和台灣政府決定讓賴清德以往返巴拉圭的過境名義訪問美國,或許一站在西岸一站在東岸,「事實上那對賴清德可能更好一些,因為那將使他在美國有雙倍曝光」。
無論如何,韋傑理說,就算賴清德能夠來到華府,他與美方官員的會面也不會被公開,而是會保持低調,就像柯文哲到華府時人們也不知道他與哪些美國官員會面。他說: 「現在有意思的是要看美國政府是否允許侯友宜到華府。如果他們讓他到華府,那麼他們對待賴清德與侯友宜就不平等。不過就算他們讓他(侯友宜)來,那麼他們也會保持非常、非常的低調。」
他說,事實上美國決定給予賴清德來回兩次過境「已經是非常正面了」。「中國一定會發出抗議,但美國將以那些過境訪問不是新鮮事而且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來做回應。」韋傑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