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天」特展,從烏克蘭來到台灣的聲音藝術家瑪驪雅蒳(左2)的作品也是展覽內容之一。李佳穎攝
在景美人權園區仁愛樓二樓樓梯口,高掛著「4223341」這串數字,這是克里米亞戰爭及俄烏戰爭發生至「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天」展覽於4月21日開展時的天數,從烏克蘭逃離的聲音藝術家瑪驪雅蒳(Mariana Savchenko)也以戰爭期間在烏克蘭蒐集到的聲音進行創作。
策展顧問、政大俄羅斯研究所教授洪美蘭表示,展覽分別統計克里米亞戰爭及俄烏戰爭發生至今的日期天數,凸顯克里米亞自2014年落入俄羅斯控制時,已埋下侵略行動的開端,也彰顯烏克蘭人的堅忍持續未歇,這串數字將在展覽期間隨著每日遞增,希望民眾將能共同體會戰爭已成為烏克蘭人的日常。
洪美蘭表示,「422」與「3344」分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克里米亞至開展當天的天數,天數將會隨著展覽日期而改變,李佳穎攝
從烏克蘭來到台灣的瑪驪雅蒳回憶,去(2022)年戰爭發生時,全家仍在基輔,隨著戰爭愈來愈激烈,她隨後搬到郊區,又撤退到西部,直至當年5月來到台灣。這是她第一次流離思索,作為一位聲音藝術家,記錄下生活周遭的聲音成為安全感的來源之一。
瑪驪雅蒳提到,流離思索期間,找不到希望與安全感,當時在烏克蘭西部城鎮避難時,經常可以聽到附近東正教教堂的鐘聲,後來天天到教堂唱歌、祈禱作為一種心理安慰。當下,她就錄下了現場的聲音,背景的爆炸聲也一同被收錄。
瑪驪雅蒳表示,她雖然蒐集了這些有聲資料,但有一段時間不想去回憶,也不知該如何使用這些內容,同時又抱持著自我懷疑:「我有創傷嗎?」「我有辦法與戰爭的記憶保持距離嗎?」對於這些聲音的反應,反倒成為她創作的來源。
瑪驪雅蒳在展區的空間內播放她所蒐集的戰爭聲音,而她也在6個時段配戴心跳感測裝置,在密閉的房間內聆聽這些聲音,同時紀錄心跳與心跳聲,想知道自己對於戰爭記憶的反應與感受,展覽後的行動與素材,又再次被創作成有聲的藝術作品。
瑪驪雅蒳來到台灣之後與在地烏克蘭人共同創辦了「烏克蘭之聲」,同為創辦人的申武松表示,期待傳達烏克蘭人不只是新聞主角,也傳達真實的痛苦、哀傷、憤怒與希望,呈現烏克蘭人難以被聽見的聲音。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補充,他在2022年9月參加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年會時結識烏克蘭性別博物館長伊薩耶娃(Tetiana Isaieva),因而開啟合作的機緣。當時烏克蘭性別博物館館長特蒂亞娜分享俄烏戰爭爆發後,博物館被迫關閉、館員四散,仍致力蒐集戰爭下的生命故事,更將逃難以來隨身攜帶的一支烏克蘭國旗致贈人權館。
伊薩耶娃在展覽開幕時就以預錄影片致詞表示,俄烏戰爭大幅改變全世界的生活,當時在烏克蘭就啟動《HERSTORY of the WAR》影像計畫,透過烏克蘭女性被的書寫與影像紀錄,蒐集戰爭生活下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對孩子、生命、烏克蘭的愛。
展覽精選了《HERSTORY of the WAR》蒐集計畫中14則生命故事,烏克蘭二戰歷史博物館則提供4支動畫,呈現兒童在戰爭日常的圖文紀錄,反映對戰爭的感受與獨特視角,還有台灣媒體《報導者》提供記者深入烏克蘭採訪拍攝的珍貴影像,而特蒂亞娜贈送的那只旗幟也是展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