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緬甸14日血腥鎮壓爆39死/中資工廠在「最血腥一日」陷火海,連台資企業都被波及

    2021-03-15 11:50 / 作者 黃梅茹

    圖片
    圖為緬甸軍警在街上與示威民眾對峙。(圖片來源/截取自 Sky News YT 影片)




    中資工廠在「最血腥一日」陷火海,連台資企業都遭殃



    《路透》引述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APP)發言,緬甸安全部隊 14 日於當地第一大城仰光的萊達雅區(Hlaingthaya),殺害至少 22 名反軍事政變的示威者,再加上他地有 16 名示威者與一名警察喪命,當天被定調為緬甸軍方自二月初政變以來的「最血腥一日」。



    AAPP 也表示,最新數據將讓緬甸示威事件中的死亡人數增至 126 人。



    同一天,仰光萊達雅區的工廠與商店遭破壞,其中,一家中資工廠與一家台資工廠都陷入火勢。



    根據緬甸媒體《The Irrawadd》報導,當地工業區官員稱起火工廠為中國人投資的 Global Fashion,由四名中國投資者與一名緬甸人共有的服裝工廠;另一間則是台灣人投資的製鞋廠 Tsang Yih,目前確切起火原因仍待調查。





    လှိုင်သာယာ စက်မှုဇုန် ၁ တွင် မီးများ ​လောင်ကျွမ်း​နေ​ကြောင်း၊ ကာဖျူးချိန်ဖြစ်၍ အနားကပ်သူလည်းမရှိ​ကြောင်း၊ မီးအလွန်များ​ကြောင်း ​ဒေသခံများထံမှသိရှိရသည်။ 15-3-2021 00:40 am


    I Love Travelling 發佈於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中國媒體則稱,當時有 20 人騎著摩托車,手持鐵棍、斧頭、汽油,突破工廠內的安全防備,便在工廠的入口和倉庫縱火。



    因此,中國在緬甸大使館因此要求緬甸警方採取有力措施,並再次向中國在緬企業和人員發出安全提示。同時,中方也發文呼籲緬甸民眾合法表達訴求,別被煽動和利用,破壞中緬友好合作,結果引來 3 萬人對該貼文點擊「哈哈大笑」的表情功能、1 萬人「按怒」。



    有不少緬甸人憤慨不已,留言表示「你在期待什麼?就連緬甸民眾的生命也不安全了」、「中國總愛要他國別干預內政,如今也請中國別干預緬甸內政」,另有人希望中方停止協助緬甸軍方殺害人民,甚至懷疑「對中國工廠縱火的是緬甸士兵和警察」,與民眾無關。



    當天,萊達雅區即進入戒嚴狀態,由軍方全面接管。



    中方作為踩緬人地雷,促當地反中情緒高漲



    這不是中方第一次踩到緬人的地雷,因緬甸的反中情緒烈早已持續蔓延。中國續將緬甸軍方的「政變」定義為「大規模內閣改組」,引發緬甸社會不滿。



    日前,關於緬甸政府 2 月 24 日會議的外洩文件顯示,中國官員曾要求緬甸軍政府加強保護中緬油氣管道,並提供沿線地區的少數族裔武裝團體情報,消息一出引爆緬甸民眾抗議油氣管道。



    在「中國持續資助緬甸軍方鎮壓示威民眾」的懷疑情緒下,一群緬甸民眾在 3 月 8 日油氣管道沿線,高呼「中國天然氣管線將被燒掉」、「中企滾蛋」等口號,這股風潮也在社群媒體上發酵,因此出現許多威脅性留言。



    針對該份外洩文件,緬甸軍政府官員未此做出回應,中國外交部則表示,維護雙邊合作計畫的安全是中緬共同責任,並再度呼籲緬甸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並解決分歧。



    中緬油氣管道是連接中國西南地區和緬甸的「原油」及「天然氣」輸送管道,中緬天然氣管道於 2013 年啟用,中緬原油管道則於 2017 年啟用,使中國進口中東原油不必再行經馬六甲海峽,透過該管道就能直輸中國。



    此外,近年來中資在緬甸暴增,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對緬甸挹注數以十億計美元的資金,也讓緬甸反中情緒高漲不落。



    Source:

    《Reuters》:At least 39 reported killed in Myanmar as Chinese factories burn

    《The Irrawadd》:Chinese-Owned Factories on Fire While Myanmar Military Regime’s Protest Crackdowns Escalate

    《The Irrawadd》:Myanmar Protesters Say an Attack on China’s Pipelines Would Be ‘Internal Affair’




    黃梅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