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會職權修法引民意反彈 民調:6成民眾支持覆議、藍白立委不滿意度破5成

    2024-06-15 12:08 / 作者 郭宏章
    國會權力修法引爆朝野衝突,2024.5.28 當天於立法院議場立委舉手表決。陳品佑攝
    在野黨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強推「國會權力法案」引發爭議,立法院下週展開覆議案表決戰。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今天(6/15)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高達61.4%民眾支持行政院所提的覆議案,要求重新討論。民調也顯示有55.1%民眾對於修法內容不清楚,其中高達74.4%中間選民表達不清楚。另外,民眾對於這一屆立法院滿意度僅2成4、不滿意度高達6成3,且對於在野黨藍白立委的不滿意度皆突破5成,學者王智盛認為者與在野立委強調「監督制衡」未獲得民眾認同。

    對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國會權力修法的覆議案,昨天(6/14)立法院院會中確定覆議案日程,立法院19日、20日將邀行政院長卓榮泰列席全院委員會說明,並於21日院會記名表決覆議案。根據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公布的「立法院滿意度與國會權力修法」民調,有61.4%民眾支持覆議,要求立法院重新討論法案。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執行「立法院滿意度與國會權力修法」民調結果顯示,對本屆立法院滿意度僅2成4、不滿意度高達6成3。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民眾對於國會權力修法的意見分歧,也可以在這項民調中看出,經過交叉比對發現,連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支持者都有超過4成支持覆議;沒有明確政黨支持度的民眾,則也有4成2支持覆議案,且與不支持比例相當接近。而且這項民調也指出,有55.1%民眾不清楚這次修法內容;在中間選民方面,更有高達74.4%中間選民表達對修法內容並不清楚。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執行「立法院滿意度與國會權力修法」民調顯示,民進黨立委滿意度是42.8%、不滿意度46.4%;國民黨立委滿意度是31.8%、不滿意度57.6%;民眾黨立委滿意度是31.3%、不滿意度53.9%。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由於在野黨強調修法為了「監督制衡」,但民調顯示,民眾對於本屆(第11屆)立法院滿意度僅2成4、不滿意度高達6成3。詢問這屆和上屆(第10屆)相比,4成7滿意上屆立院的表現,僅2成8滿意本屆立院表現。至於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立委的滿意度,民進黨立委滿意度是42.8%、不滿意度46.4%;國民黨立委滿意度是31.8%、不滿意度57.6%;民眾黨立委滿意度是31.3%、不滿意度53.9%。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執行「立法院滿意度與國會權力修法」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六成以上的民眾支持覆議,讓立法院重新討論「國會權力」法案。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根據這份民調顯示,儘管有49.5%的民眾認為本次「國會權力」修法對台灣政治有正面幫助,但從交叉分析顯示:認為修法有正面幫助的民眾之中,也有近6成(59.8%)支持覆議;而不論清楚或不清楚修法內容的民眾之中,都有超過6成支持覆議。對此,東海大學政治教授沈有忠指出,從民調結果看出,多數民眾對於「國會權力」修法的過程和影響仍不夠清楚,原因在於修法過程過於急促;而民眾不僅只是期待國會改革,更期待改革要符合民主、遵守程序、實質討論。

    此外,這次立法院的國會權力修法過程遭到質疑「程序不正義」,甚至出現暴力場面,對照民調中對這屆立法院的滿意度遠不如上一屆,民進黨立委的表現仍獲得最大的肯定,國民黨作為國會最大黨,國民黨立委滿意度比民進黨立委還少一成。對此,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分析,顯見在野黨所謂「監督制衡」的成效未獲民眾認同,這屆立院的表現未符合民眾的期待,近期在野黨立委在國會以多數暴力造成的諸多亂象恐是關鍵。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2024.6.15公布「立法院滿意度與國會權力修法」民調,有61.4%民眾支持覆議,要求立院重新討論法案。在覆議案支持度方面,進行政黨交叉比對,顯示民進黨支持者有8成7支持覆議案,且在野黨支持者與其他政黨傾向者均超過4成支持覆議案。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

    沈有忠指出,這次的國會權力修法,因為程序瑕疵,因此傷害了立法院在台灣選民心中的形象;在野黨立委不該畫錯重點,民眾沒有反對國會改革,民眾反對的是沒有民主的國會改革。

    本次民調訪問係於2024年6月12日至6月13日進行訪問。此次成功訪問1139位全國22縣市年滿20歲以上的民眾,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2.9%。本次調查方法係以市話、手機並行訪問,加權方法則是依內政部戶政司人口資料庫公佈之台灣地區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針對戶籍地行政區、性別、年齡採用多重反覆加權(Raking)處理。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