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左側的座位是保留給總統到立院國情報告時所坐。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國民黨立院黨團已提案,邀請賴清德於行政院長進行施政方針報告前,赴立法院針對國家大政方針進行國情報告,民眾黨團也提案邀請賴清德赴立院國情報告,上述兩案今(5/7)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排入週五(5/10)討論事項議程。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處理週五院會議程,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增列邀請賴清德赴立院國情報告,順利排入週五討論事項議程,據了解,應會進入一個月協商期,不過,因為朝野對於總統是否即問即答沒有共識,未來恐再上演表決大戰。
2000年修憲後,將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的職權即由國民大會轉移至立法院。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明定,全體立委四分之一以上提議、院會決議後,可排定議程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總統也得就其職權相關之國家大政方針咨請立院同意後至立院國情報告。
立法委員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問題,其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就委員發言,經總統同意時,得綜合再做補充報告。
不過,因為朝野互信基礎低,對於總統是即問即答,還是統一綜合答覆,朝野都無法達成共識,因此,立院迄今仍未使用過此一職權。
陳水扁2004年曾就國防軍購、入聯合國等事表達願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不過,當時立院朝小野大,國民黨團、親民黨團聯手在程序委員會就退回總統府咨文,陳水扁無緣赴立院進行國情咨文。
2012年時,因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油電雙漲議題,當時在野黨的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提案邀請馬英九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並提出逕付二讀,在國民黨團沒有反對下,交付協商;但因為是否詢答朝野沒有共識,即使過了協商期,在國民黨多數優勢下,該案皆遭表決封殺。
2015年11月,馬英九於「馬習會」後表達願意赴立法院說明成果,國民黨團提案邀請,但因是否「即問即答」沒有共識,最後遭民進黨團、台聯黨團提交付協商凍結,最後不了了之。
巴拿馬2017年宣布與我斷交,當時國民黨團憂心骨牌效應,提案邀請蔡英文於臨時會時赴立院國情報告,民進黨團則認為應共同發聲明譴責,最後經表決否決了國情報告案。而蔡英文政府2020開放來豬進口,引發食安疑慮,當時國民黨團提案要求蔡英文赴立院國情報告,遭民進黨多數優勢否決。
國民黨團提案內容全文如下:
「本院國民黨黨團,有鑑於美國、法國總統至國會進行國情咨文制度為民主國家之典範,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訂有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相關規定,惟自我國修憲以來未曾落實。總統依憲法為國家元首、三軍統帥,任命行政院院長等重大之人事權組成內閣團隊,實質主導國防外交事務及國家大政方針,基於責任政治原理,總統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俾使立法院及全國人民知悉總統治國理念及施政方向,對於捍衛民主憲政以及公眾溝通兼具正面意義。面對國內能源政策困境、淨零排放挑戰產業轉型、兩岸關係之發展、電價導致物價齊漲波及民生經濟、財政收支劃分之調整、健保財務穩定保障民眾就醫等,均攸關國計民生之國家安全事項,與總統職權相關,如今總統及國會新民意產生,政治生態變化,應新民意託付,此刻立法院亟需落實相關法制,建立優良之憲政慣例,爰建請院會作成決議:為確保總統對全民負責之憲政機制,本院於新任行政院院長施政方針報告前,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十五條之二規定,邀請賴清德總統至立法院就職權相關之國家大政方針進行國情報告。是否有當?請公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