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二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美聯社
前總統馬英九週三(4/10)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達成歷史性的「馬習二會」。美國《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馬英九在今年初總統大選前受訪時稱,對於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正是這番「信習論」促成了週三(4/10)在北京舉行的「馬習二會」。
馬英九一月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論即將來臨的台灣總統大選和兩岸議題。被問及是否相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馬英九回答:「就兩岸關係而言,
你必須相信他。」
這番話當時在台灣引發朝野指責,連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也直言「與我想法不同」,甚至因此未邀馬英九參加選前之夜。但《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知情人士指出,北京當局對此事的反應「截然不同」。
據報導,習近平與核心幕僚觀看德國之聲專訪馬英九的影片後「深受感動」,因此邀請馬英九赴北京訪問。
《華爾街日報》指,馬英九在台灣政壇已邊緣化,他呼籲與中國發展更密切關係的言論也被當作耳邊風,但許多人仍認為他是協助推動對台和平統一的最佳人選。
淡江大學教授張五岳就指出,馬英九「已與中國大陸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互信。北京仍視他為向台灣傳達北京政策的首要人選之一」。
「國際危機組織」(Crisis Group)中國問題高級分析師蕭嫣然(Amanda Hsiao)則指出,北京試圖藉「馬習二會」向國際展現他們「願意與台灣對話,願意和平統一」,「這都是試圖要讓中國看起來更理性」。
此外,馬英九此次在中國參訪行程也充滿政治寓意。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受美國總統拜登之邀進行國是訪問之際,馬英九在北京到訪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與七七事變發生地點盧溝橋。
美國之音引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時期的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認為,會議的時機並非巧合,而是美國升級在亞洲的同盟關係時,北京想對外展現未遭孤立,「仍有朋友」。
蕭嫣然也指出,馬英九訪中正值清明節,兩岸都有在這一天祭祖的傳統,「直接彰顯兩岸有共同祖先」。
但《華爾街日報》強調,近期台灣民調顯示,自認「只是中國人」的人口已越來越少,
僅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