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安倍晉三:「台灣有事」等同「日美同盟」有事 挺台加入CPTPP等國際組織

    2021-12-01 17:49 / 作者 徐筱嵐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12月1日)受國策研究院邀請以「新時代台日關係」為題發表視訊演說。他表示,日本無法容許台灣遭武力侵犯,「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可以説是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



    安倍也強調,中國若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將對世界經濟帶來極嚴重的影響,同時,中國自身將遭受重大打擊。並重申他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國際組織。




    圖片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左)透過線上演講,表達個人對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支持,也強調台灣有事,日本不會坐視不管。(圖片來源/記者徐筱嵐攝)




    國策研究院偕同陳啟川基金會、當代日本研究學會於今(12月1日)共同舉辦「影響力論壇」,會中邀請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以「新時代台日關係」為主題進行線上演講。



    該場演講由國策院院長田弘茂主持,並邀請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國策研究院執行長郭育仁執行長,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以及國立師範大學東亞系教授范世平擔任提問人。



    安倍晉三在演講開場時,直接表達台日在自由開放的民主架構下,雙邊應緊密結合,而他個人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不論在醫療、衛生保健、氣候變遷,抑或航空、通訊、刑事犯罪預防等領域的重大議題,台灣具備加入的充分條件。



    對於台灣面臨的國際困局,安倍說道,台灣在國際發言權不被承認的情況,截至2021年的今天,正好滿50年,在半世紀的漫長歲月中,台灣隱忍負重、堅忍不拔的撐過來。他將竭盡所能協助台灣擁有恰如其分的發言權,但也需取得美國及歐洲各國的協助與支持。



    中國挹注國防預算高 台日需加強自我防衛



    安倍話鋒一轉,直指中國挹注軍事方面的費用逐年增加,30年來,中國的軍事費用已成長42倍,相對於日本的防衛預算,足足高出4倍之多。截至2049年,在北京慶祝建國百年之前,預估中國在經濟與軍事費用方面,每年將有7%的成長,會比現階段高出8倍左右。



    他認為,台日必須超前部署,防範中國從海空不斷進行各種軍事挑釁,並敦促中國自我節制行為。他以自身第二次擔任首相期間為例,日本為了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每年增加防衛預算,如日本採購最先進的F-35匿蹤戰鬥機,總共購買147架,並已進行實戰配備;又引進及自我研發新型的巡弋飛彈,在與那國島及宮古島派駐陸上自衛隊,宣示絕不妥協退讓的決心。



    安倍強調,唯有持續增強守護自身國家的能力,才能強化日美同盟的實力。雖然消耗許多政治資本,只要攸關日本生死存亡的事態發生,日本與美國就能聯手,行使集團自衛權。日本自衛隊平時對美軍的戰機及船艦也扮演守護者的角色,雖然執行護衛的次數無法對外公佈,但從日美聯合軍事演習來看,20年前大概每年舉行20次,到2020年已增加到49次。



    中國若有軍事行動 美日不會坐視不管



    至於如何敦促中國自我節制,安倍表示,他在首相任內,每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時,都會明確地向中國傳達,「不要誤判日本防衛釣魚台的決心和意志」,況且釣魚台列嶼(尖閣諸島)等離島,離台灣不過100公里左右,日本無法容許對台灣的武力侵犯,「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北京領導階層、尤其是習近平對此認知,絕對不能誤判。 



    安倍指出,儘管中國與世界經濟有密切的關係,中國一旦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等同於走向經濟自殺的道路,將對世界經濟帶來極嚴重的影響。換言之,中國自身將遭受重大打擊,得不償失。 



    對於台灣該採取何種政策因應,安倍強調,台灣要高舉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的旗幟,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清楚看到,「民主,是追求人心,自動自發所做出承諾的制度。」不是由上而下,憑藉權力強求得來的東西。



    台民主化運動25年 讓世界看到成熟民主國家



    安倍引用印度總理莫迪的話,他說,莫迪曾經講過:「只要有一根蠟燭,就足夠了,可以用來點火。蠟燭的亮光處,照耀的就是民主」。台灣的民主化運動已經過25年,剛好是一個人從嬰幼兒長大成人的年紀。



    世界有必要認識及知道,台灣已經成為「成熟民主國家」,且經濟實力勝過波蘭和瑞典,人口要比荷蘭多出600萬人左右;若根據麥卡拖投影法的理論,若將台灣搬到高緯度地區,大概與蘇格蘭或丹麥的國土面積差不多。



    安倍期許,台灣民主可以變得更茁壯,更堅實穩固,而保障自由及人權的台灣,也符合日本和全世界的利益。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