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示意圖。路透社
台灣即將在本周末舉行總統大選,國際媒體高度關注。英國廣播公司(BBC)今日專題報導指出,台灣在選前出現一系列假訊息散佈的認知作戰,尤其是疑似來自中國在背後操弄的「疑美論」。
報導指出,許多疑美論的謠傳已是很久之前的傳言,例如民進黨政府開放進口「美國毒豬」,以及台灣政府偷偷將人民血液提供給美國,用來研發對抗中國的生化武器等。
專家說,這些都只是引發「疑美論」的一小部分假訊息。「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說,這些訊息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離間台美情緒,讓台灣人向中國靠攏。他說:「這些(訊息)大意都是美國不會支持台灣,或是若戰爭爆發且情勢不利於美國時,台灣就會被拋棄。」
報導稱,研究假訊息的專家指出,這些疑美論的背後有中國黑手操弄,並說有證據顯示,假訊息來自親中的台灣媒體和政治人物。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說:「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場公眾認知戰。要說服大家,中國是一個更好的國家比較困難,但要說服大家,美國也有很多問題,這就比較簡單…對中國來說,能達到這點就算成功。」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自2021至2023年整理發現,中文媒體、社群網站和網路論壇PTT及通訊軟體LINE上約有84種「疑美論」散播言論。
舉例來說,當台積電宣布要赴美設廠時,相關認知作戰就會將其形容為「掏空台灣」。美國對台軍售消息則會被形容是「拿不中用的武器來騙台灣的錢」。
報導說,台灣上一屆總統大選時,也出現許多據悉是來自中國的攻擊民進黨假訊息,但當年顯然失敗了,蔡英文總統以壓倒性勝利勝選連任。然而台灣的政治環境在2020年大選後出現變化,來自中國的壓力進一步增加,而台灣人對美國的信心下降。
對美國信心下降的現象在台灣年輕人族群中尤其明顯,因為若兩岸爆發戰爭,要被送去戰場上的就是這些年輕人。
美國國內的政治情勢也助長此認知作戰的效果。美國倉促撤兵阿富汗所引發的後果、國會不願對烏克蘭提供更多軍援等等,都近一步加深台灣人對美國的疑慮,擔心一旦中國入侵台灣,美國將會放棄台灣。
楊光舜說,「疑美論」之所以發揮效果,與台灣人的「孤兒情節」有關。他說:「台灣是許多強國的殖民地,不斷被各個統治國移轉政權。這些歷史已存在於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中。但真正按下(疑美論)板機的時間是1979年。」
當年美國宣布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美國自此斷絕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雖然美國隨後制定《台灣關係法》,確定協防台灣的義務,但台灣人對被美國拋棄的歷史仍記憶猶新。楊光舜說,台美斷交讓台灣人覺得「有一天還是會被美國拋棄」,而這也是為什麼疑美論會發揮效果,讓台灣人覺得必須和中國交流,才能確保和平。
專家認為,要打破「疑美論」的最佳方法,就是美國的強力保證。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說:「如果我們的盟友能夠更加認知到疑美論的危害,並出面強調美台之間的正面關係…大家就會知道與美國結盟是對我們有利的。」
游知澔接著說:「中國一直在做這些事,他們不斷強調台灣會從中國方面得到的好處,但我們無法從美國政策中得到這些訊息。」
雖然台灣這幾年已積極教育大眾防範,並利用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點出虛假訊息。但專家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指出,中國也會利用更精密的方式繼續進行認知作戰。他說:「如今我們想要討論有關中國的問題時,就會有人回說,為什麼不討論美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