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候鳥忘了遷徙的路怎麼辦? 「鳥媽媽」駕機領航2800公里

    2024-08-31 08:00 / 作者 簡竹君
    「歐洲禿鵑團隊」為候鳥歐洲禿鵑規劃新的飛行路線,並引領牠們遷徙。美聯社
    在歐洲銷聲匿跡近300年的歐洲禿鵑,近年在保育團體努力下重現蹤跡,不過這些候鳥缺乏「長輩」帶領,找不到南遷的路,專家於是擔任「鳥媽媽」架機領航,還要考量暖化影響將目的地從義大利改為西班牙,今年編隊本月稍早已啟程,預計約50天飛越2800公里,10月初飛抵西班牙。

    歐洲禿鵑(northern bald ibis)原生活於歐洲大陸、北非、阿拉伯半島等地,17世紀起在歐洲野外絕跡。

    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的「鳥媽媽」,每年駕駛輕航機帶領歐洲禿鵑飛行;圖為2022年8月到9月間飛行畫面。美聯社


    以歐洲禿鵑德文「waldrapp」為名的奧地利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Waldrappteam」,與奧地利生物學家弗里茲(Johannes Fritz)等專家,2002年起合力先以人工方式讓鳥兒重回歐洲大陸。

    「歐洲禿鵑團隊」為候鳥歐洲禿鵑規劃新的飛行路線,並引領牠們遷徙。美聯社


    專家從動物園等著取來歐洲禿鵑蛋來孵化,但野放後卻出現大問題,這些人工飼養的世代雖保有遷徙本能,但缺少「長輩」帶領,從德國巴伐利亞飛沒多久便迷路,亂飛一通後客死異鄉,到不了義大利托斯卡尼。

    「歐洲禿鵑團隊」和弗里茲決定由「鳥媽媽」領航這些失去方向感的鳥兒,利用禽類將出生後第一個看到的生物視為母親的「印痕行為(imprinting)」,讓幼雛先「看上」弗里茲、施泰因格(Barbara Steininger)等專家,將專家視為媽媽。

    「歐洲禿鵑團隊」為候鳥歐洲禿鵑規劃新的飛行路線,並引領牠們遷徙。美聯社


    「鳥媽媽」要與雛鳥互動,餵食、清理羽毛和鳥巢,施泰因格說:「我們照顧他們,看著他們健康長大。」待鳥兒大一點,「鳥媽媽」便駕動力滑翔機帶鳥兒飛,先從短距離慢慢拉長距離,讓鳥兒不怕引擎聲,學會並習慣跟飛。飛行間「鳥媽媽」會揮手、透過大聲公大喊大叫幫「孩子們」加油打氣。

    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的「鳥媽媽」,每年駕駛輕航機帶領歐洲禿鵑飛行;圖為2022年8月到9月間飛行畫面。美聯社


    這個「鳥媽媽」的主意,來自1988年帶領一群加拿大雁,從加拿大飛到美國佛州過冬的「雁爸爸」利希曼(Bill Lishman),利希曼這段經歷曾被拍成1996年電影《返家十萬里(Fly Away Home)》。

    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的「鳥媽媽」,每年駕駛輕航機帶領歐洲禿鵑飛行;圖為2022年8月到9月間飛行畫面。美聯社


    年復一年,「鳥媽媽」領著鳥兒從德國巴伐利亞,飛到義大利托斯卡尼。2011年,第一隻能獨立從托斯卡尼飛回了巴伐利亞的歐洲禿鵑出現,之後愈來愈多鳥兒成功,這批鳥兒慢慢能帶著「晚輩」飛翔在祖輩的航道。

    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的「鳥媽媽」,每年駕駛輕航機帶領歐洲禿鵑飛行;圖為2022年8月到9月間飛行畫面。美聯社


    專家努力下,歐洲大陸野外約有300隻歐洲禿鵑,保育等級從極危(CR)好轉為瀕危(EN)。事情看似順利,專家希望到2028年,能有約350隻歐洲禿鵑往返,不過新的挑戰出現。

    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的「鳥媽媽」,每年駕駛輕航機帶領歐洲禿鵑飛行;圖為2022年8月到9月間飛行畫面。美聯社


    由於暖化,歐洲禿鵑啟程南飛的時間愈來愈遲,而更晚出發,意味牠們會錯過助其飛行的溫暖上升氣流,且飛越阿爾卑斯山時會遇上更冷、更危險的嚴寒。

    「歐洲禿鵑團隊」為候鳥歐洲禿鵑規劃新的飛行路線,並引領牠們遷徙。美聯社


    專家苦思解決之道,「鳥媽媽」去年起為「孩子們」規劃新的路線,將南飛目的地從義大利托斯卡尼,改為西班牙安達魯西亞,這趟路要在50天飛行約2800公里,今年的編隊已經出發,估計10月初抵達。

    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的「鳥媽媽」,每年駕駛輕航機帶領歐洲禿鵑飛行;圖為2022年8月到9月間飛行畫面。美聯社


    今年是「鳥媽媽」領航的第17年,也是飛往西班牙的第2年,弗里茲說這些年所有的努力,不僅僅是為了歐洲禿鵑,也希望為所有受威脅候鳥,以及試圖幫助候鳥的人們,尋找出一條讓鳥兒繼續遷徙、延續物種生命的方向。

    保育團體「歐洲禿鵑團隊」的「鳥媽媽」,每年駕駛輕航機帶領歐洲禿鵑飛行;圖為2022年8月到9月間飛行畫面。美聯社

    簡竹君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