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27日電)美國男星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今天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先呼了非裔諧星克里斯洛克一巴掌,隨後登上影帝寶座,引發極大爭議,但奧斯卡歷史上不乏類似場面。
美國媒體「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奧斯卡頒獎典禮是每年最受人矚目盛會之一,但也無法擺脫爭議,先前最令人震驚的13個時刻如下:
奧斯卡頒獎人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和費唐娜薇(Faye Dunaway)收到錯誤的信封,錯將最佳影片大獎頒給音樂劇「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隨後更正錯誤,宣布實際贏家其實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美國演員凱西艾佛列克(Casey Affleck)勇奪奧斯卡影帝,但他2010年曾遭2名女性控訴性騷擾,致使他的獲獎增添爭議。頒獎的女星布麗拉森(Brie Larson)在台上刻意沒有鼓掌,她前一年才因演活性侵受害者,在奧斯卡封后。
2016年奧斯卡獎獲提名者幾乎都是白人,在網路上引發「#奧斯卡好白」(#OscarsSoWhite)運動,當年主持人也是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他想諷刺這種現象,在典禮上將福斯新聞受爭議非裔評論員史戴西達希(Stacey Dash)帶上台,戲稱她是「我們少數族裔推廣計畫的新主任」,當時台下觀眾一片尷尬。
克里斯洛克還介紹3名亞裔男孩是奧斯卡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的計票會計師,拿「亞洲人數學比較好」的刻板印象大開玩笑。他還說:「如果有人對這個玩笑感到不愉快,可以在手機上發推特抱怨。對了,手機也是這些孩子製作的。」他的做法也挨批種族歧視。
美國影星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介紹「冰雪奇緣」(Frozen)歌曲Let it Go時,將原唱歌手伊迪娜曼佐(Idina Menzel)的芳名錯唸為愛黛兒戴齊姆(Adele Dazeem),引發網友製作一堆梗圖嘲笑。
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同志電影「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200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未料聚焦種族對立的「衝擊效應」(Crash)拿下此獎,美國影星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在頒獎時面露驚色,脫口叫出「哇哦」,而「衝擊效應」被認為是數十年來最爛最佳影片。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以「女生向前走」(Girl, Interrupted)一片勇奪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她於致詞時談及對哥哥詹姆斯赫文(James Haven)的「愛」,此前兩人還在走奧斯卡紅毯時「嘴對嘴接吻」,令眾人感到怪異。
導演艾利亞卡桑(Elia Kazan)獲得1999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但他過去所為再掀議論,因為在美國1950年代麥卡錫主義時期,共產主義者曾是獵巫目標,當時艾利亞卡桑是告密者,向國會當局指控娛樂圈的共產主義嫌疑人。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女星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及男演員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藉機談論海地愛滋病患者的不當治療,男星李察吉爾(Richard Gere)則批評中國侵略西藏,這三人一度被禁止參與之後的頒獎典禮,因為當年態度仍屬保守,過度政治化為大忌。
1989年奧斯卡頒獎典禮開幕時,男星羅伯洛(Rob Lowe)與扮成白雪公主的女星合唱,但製作人似乎不知道羅伯洛唱功甚差,令這15分鐘的華麗表演顯得十分尷尬。
美國流行天后雪兒(Cher)因為她在電影「面具」(Mask)中的表演未受奧斯卡青睞,決定以獨特方式抗議,在當年典禮擔任最佳男配角頒獎人時身穿性感華服,她頭戴超大黑色羽毛頭飾,身穿輕薄的黑色兩截式服裝,硬是搶走鎂光燈焦點。
當男星大衛尼文(David Niven)擔任頒獎人時,攝影師歐培爾(Robert Opel)裸著身體,比著和平手勢快閃闖進畫面,大衛尼文展現急智說笑化解尷尬。事後有陰謀論指出,這是製作人計畫的驚人表演,但這項理論未獲證實。
老牌男星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於1973年因電影「教父」(The Godfather)獲獎,他未現身頒獎典禮,派了名為「小羽毛」(Sacheen Littlefeather)的印第安女子出席,但她代馬龍白蘭度拒絕接受獎座,以抗議電影工業對待美國印第安人的方式。
男星喬治史考特(George C. Scott)因為「巴頓將軍」(Patton)一片榮獲1970年奧斯卡影帝,但他未參加頒獎典禮,而是選擇待在紐約,於自家中觀看曲棍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