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梅克爾執政16年後繼無力!德國變天、大選初步結果社民黨驚險勝出

    2021-09-27 15:02 / 作者 張佩雯

    (中央社27日外電)德國選舉委員會官網數據今天顯示,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7%得票率,驚險擊敗總理梅克爾保守派陣營,後者得票率有24.1%。




    圖片
    德國選舉委員會官網數據27日顯示,蕭茲領軍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7%得票率,驚險擊敗總理梅克爾保守派陣營。(圖片來源/CDU臉書)




    法新社報導,這項初步結果是根據所有選區驗完的票數而成,是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基社聯盟(CDU/CSU)最差表現。



    綠黨(Green)以14.8%得票率位居第3,緊接著是自由民主黨(FDP)的11.5%;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得票率10.3%。



    3黨組閣變數多 梅克爾後德國續扮歐洲龍頭有難度



    (中央社26日外電)攸關梅克爾結束16年總理生涯後繼者誰屬的德國大選,顯示無一政黨得票達3成,組閣恐要拖到耶誕前後才會明朗。政治進入多頭馬車時代的德國,能否再扮歐洲龍頭不無疑問。



    德國之聲(DW)指出,2021年聯邦議院(Bundestag)選舉初步得票,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8%,些微領先梅克爾所屬的中間偏右基民/基社聯盟(CDU/CSU)24.1%。雙方都表態盼領導下屆政府,從得票數字看,現重點在於誰能拉攏更多盟友。



    綠黨得票約14%,有望締造史上最佳成績,親商的自由民主黨(FDP)11.5%,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得票10.5%。極左的左派黨(Die Linke)則在5%上下。



    按目前態勢德國聯邦政府勢必要出現自1960年代以來首次的三方組閣,屆時包括基民/基社聯盟、綠黨和自由民主黨間聯盟,或社民黨與綠黨、自由民主黨組閣可能性都不低;也有人認為,2013年以來基民/基社聯盟和社民黨的「大聯盟」,會在另找一小黨後延續。



    德國第一電視台(ARD)一則頭條標題「兩位可能的總理人選、兩個造王者」,意指基民/基社聯盟總理候選人拉謝特(Armin Laschet)、社民黨候選人蕭茲(Olaf Scholz),以及綠黨和自由民主黨。蕭茲和拉謝特都表示,目標是耶誕節前組成執政聯盟。



    「紐約時報」指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組閣需耗時數週乃至數月討價還價,讓德國在歐陸尚待走出COVID-19疫情及法國明春也要大選的關鍵時刻陷入某種困境;法國政壇目前也極為分歧。



    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柏林分會副總裁克萊納布洛霍夫(Thomas Kleine-Brockhoff)說:「情況空前到,甚至不清楚誰和誰會在誰的邀請下討論、討論些什麼,因為憲法沒有應對這種情況的保護機制。」



    紐時認為無論誰最終出線,這位接棒梅克爾的新任德國總理不光弱勢,投注於領導歐洲的時間與心力也更少。



    柏林赫爾提政府治理學院(Hertie School of Governnance)任教的政治學者呂美勒(Andrea Roemmele)說:「德國會在歐洲缺席一陣子,不管最後誰是總理,都可能被國內政治分心。」



    梅克爾見證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黃金十年,不但經濟規模增長1/5以上,還將失業率壓至1980年代以來的最低,另在美國忙於多場海外戰事、英國脫歐豪賭及法國自身改革寸步難行之際,梅克爾領導的德國總是扮演穩定的中流砥柱。



    如今有分析家認為,德國政治版圖益發群雄並起,固然能因公共政策辯論為政壇帶來活水,但無疑也會讓治理難度大增,因為德國正變得像西班牙、義大利、荷蘭等歐洲其他國家,經歷類似的政治版圖解構,而更混亂的政治可能會使總理變得更弱勢。



    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一篇專文指出,德國在梅克爾主政時苦於找出挑戰中國惡意介入跨大西洋事務、同時又不損害德國利益的政策,美國若再將跨大西洋的團結寄望於眼看會是脆弱與搖擺不定的德國領導階層,只會更沮喪。



    專文直言,拉謝特看似會延續梅克爾路線,即便社民黨的蕭茲,也是傾向在數位經濟、氣候等領域跟北京合作,頂多綠黨較為抗中。展望未來,華府不能太過仰賴柏林,否則總統拜登非但無法把重心移出歐洲,反而得投注更多心力以免給俄、中乃至伊朗可乘之機。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