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號誌樓前身為日治時期的高雄駅信號所,今(30)日在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舉行重啟紀念典禮,由號誌員交接電氣路牌給史哲副市長,以火車鳴笛象徵北號誌樓重生。睽違14年的北號誌樓,將在2022 臺灣文博會X台灣設計展期間,以「經典設計重現」的型態展示百年前的鐵道聯鎖技術。曾在號誌樓服務的傅至宏車長跟道班工陳玉春回娘家為號誌樓的重啟見證,另外簡煥宗議員、李喬如議員及黃捷議員也特別到場,扳動機械閘柄轉轍器,搶先體驗「一日號誌員」。
史哲副市長表示,延續19世紀工業革命的浪潮及都市化的發展,近代國家都以興築鐵路做為現代化建設的首要工程。為呼應近百年前的台灣博覽會呈現的現代化視野,2022年「台灣設計設計台灣」活動,將從全台僅存機械聯動裝置的北號誌樓出發,帶領民眾向百年前控制鐵道運行的「經典機械設計」致敬。史哲感性地說:「文資修復是一項需要耐性的文化紮根工作,2008舊打狗驛停駛,2010「舊打狗驛(北號誌樓)」登錄歷史建築保存,2020年北號誌樓工程開工不幸遭火噬,2022完工重新啟用,雖然耗時多年,但成果仍令人欣慰!14年看似很長,但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是一瞬間。」
舊打狗驛故事館創館館長謝明勳指出,「號誌樓」其實是「機械聯動裝置的家」,所以這棟建築是典型的工業時代機能主義建築,為了視野展望良好,便於人員隨時操作,機械閘柄和電氣閘柄都位於二樓;二樓的木地板就是一樓的天花板,樓上的各支閘柄和聯鎖盤的動作,藉由各種關節、曲軸,穿過地板,連接垂直導管,將動作傳遞到一樓地面,再從一樓地板上的橫向小開口,伸出北號誌樓,分散出去,連接現場各處轉轍器和號誌機。舊打狗驛故事館現任館長古庭維強調,現今世界各地的機械聯鎖裝置,有的因技術升級而淘汰廢棄,有的因鐵管斷裂失去功能或僅能配合城市建設異動保存,像北號誌樓這樣原地原功能復原的非常難得,這是高雄的驕傲!
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聯鎖裝置」可說是鐵路號誌的心臟,設計上要確保安全,並增進行車效率,故操作具有一定的順序,以防人為錯誤扳動轉轍器,或是顯示進路相衝突的號誌。為呼應這個改善19世紀鐵路行車安全的重要設計,北號誌樓展覽名稱定為「解鎖!北號誌樓」,要讓民眾透過親自體驗扳動機械閘柄,瞭解鐵道運作過程的「關節」、環環相扣的「聯鎖機制」及轉彎設計的機械原理。
北號誌樓8月至10月週末限定表演《Switch!北號誌樓轉轍秀》,將搭配早期台鐵調度貨車使用的DL-1043型貨車移動機實地展演北號誌樓解鎖、聯動、運轉的奧秘,想完整體驗鐵道文化,還有「電氣路牌杯墊DIY」的親子鐵道遊程(文博遶境系列活動)可參加。想知道火車轉彎的秘密嗎?千萬要把握機會來此觀賞限定火車秀!活動期間限定推出開館紀念月台票,讓到館參觀的民眾可以親自印壓專屬於您到訪的紀念日期!
有關「解鎖!北號誌樓」展覽訊息、《Switch!北號誌樓轉轍秀》及文博遶境相關遊程最新相關資訊,歡迎至2022 臺灣文博會X台灣設計展在高雄官網查詢,或上「舊打狗驛故事館」粉絲專頁、舊打狗驛故事館官方網站查詢。
一、高雄駅信號所見證高雄港繁榮海陸聯運榮景
回顧這段歷史,北號誌樓前身為日治時期的高雄駅信號所,高雄1922年裏岸壁線啟用後,使得高雄駅構內的路線配置更複雜了,1923年遂於裏岸壁線、中岸壁線,和本線分歧╱聚集的「虎口」咽喉之處(即現今「北號誌樓」的位置)新設「信號所」,不只要解決進出裏岸壁線的問題,還有因應十年內已經多次變更構內線形配置。
1923 年高雄構內新設「連動機」(即第一種機械聯鎖裝置)。配合新的信號連動機啟用,1922 年首度新增「信號手」兩人的編制,1923 年更增為五人,大致就是維持一個號誌樓三班制運作的基本人力。
二、全國最久的號誌樓 仍有可操作的聯動裝置
1. 1955年臺灣鐵路引進了自動閉塞號誌 (ABS) 和中央行車控制(CTC) 的引進,大幅改變了台鐵沿線各車站1970年開始,陸續淘汰各地號誌樓。高雄港站南北號誌樓因為地處末端,未及跟隨流行升級,意外完整保存聯動裝置設施。
2. 南號誌樓早先一步配合捷運橘線隧道,和西子灣站施工,2002年12月跟著機關庫的轉盤,和濱線、外線、外中線軌道一併被拆除。
3.北號誌樓,連同建築裡的閘柄和電氣機械聯鎖裝置,則因未及升級意外地被保留,並持續運作到 2008年11月18日,才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及高雄市政府輕軌工程施工需要,跟著鼓山站、高雄港站、臨港線一起裁撤。高雄港站北號誌樓,可說是我國運作到最後的號誌樓,時間長達八十五年。
4.目前臺灣留存的號誌樓共4座(北號誌樓、基隆、 新營、 竹南車站),但除北號誌樓外,其餘3座之連動鐵管皆已截斷,高雄港站北號誌樓是目前全國唯一完整保存號誌樓建築及聯鎖裝置、聯動鐵管、轉轍器等設施的號誌樓。連鐵道文化發展保存先進的日本,都沒有完整保存的機械聯動搭配電器聯鎖的裝置設備,北號誌樓的機械設施更顯彌足珍貴。
三、來自英國系統的百年鐵道歷史見證
1.北號誌樓內所使用的機械閘柄與聯鎖裝置系出英國1875年問世的「沙古斯比.福瑪型聯鎖系統」,1860年代初期,鐵路並沒有號誌樓這種建築,因機械聯鎖裝置發明普及後,便附帶蓋一間號誌樓(signalbox)給機械閘柄和聯鎖裝置住而普及。此19世紀最新科技象徵的號誌樓並非由建築師設計,反而都是出自工程師的手筆。像這樣兩層樓,一樓磚造,二樓木造,有大面開窗,及傾斜坡屋頂的號誌樓形式,也一脈相承,原汁原味從英國移植到高雄港車站。
2. 「沙古斯比.福瑪型聯鎖系統」為當時改變世界鐵路行車安全的最新機器,1876年更在美國費城舉行的建國百年紀念博覽會亮相,日本明治維新後,三村工場(日本第一家信號機製造商)為國產化需求赴英國學習鐵道信號系統並取得專利授權製作再運送來台安裝在北號誌樓使用。
3.機械或電氣式號誌樓起源於英國,距今已超過150年,隨著鐵道技術擴展而分布在全世界。世界現存號誌樓仍有許多,有仍在使用或未使用保存型態,如在英國邊遠鄉下、緬甸國鐵、泰國國鐵因更新設備經費或需求問題,部份尚在運作。此外如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印度國鐵卡西鐵道(Kalka-Shimla Railway),全線均採用機械聯鎖號誌樓,所以北號誌樓目前仍為原址保存,且保有機械連動設備,是非常罕見且幸運的存在。
四、2018高雄市政府登錄文化景觀保存高雄港站及周邊舊港區鐵道線群及建物群
1.位於高雄港舊港區的「高雄港站」、鐵道線群與建物群,是一處最能代表二十世紀高雄港/市發展的歷史場域,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此區域是近代港埠海陸聯運現代化作業的表徵,而且全台僅存,深具象徵性與稀有性,實質呈現交通、產業、運輸及哈瑪星街區的關係,富含時代性及社會意義。高雄市政府於2018年登錄全區為文化景觀予以保存。
2. 鐵道之於高雄,不只是交通運具與歷史軌跡,更是與時代共融的生活場域。北號誌樓雖為臺鐵資產,文化局為修復及活化歷史建築,向臺鐵借用修復。工程2020年4月20日開工,施工期間不幸遭火噬,導致二樓屋架、桁木、門窗及控制盤毀損,所幸轉轍器閘柄燻黑、但機能尚能運作,無其餘文物損壞及人員傷亡。經過檢討及變更設計,於2021年12月修復完工,同步規劃北號誌樓空間展示,以機械式閘柄為核心進行展覽規劃。2022舊打狗驛北號誌樓重啟典禮,再現鐵道經典設計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