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箱!沒有籠子的新竹市立動物園,一起去「給動物看」|太寵愛

    2020-01-17 11:07 / 作者 洪采姍

    新竹市立動物園是全台現址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於1936年創立,2017年休園進行「新竹動物園REBORN再生計畫」,邀請台灣知名建築師邱文傑擔綱設計,歷經兩年的調整期,2019年12月28日重新開幕。



     






    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新竹市立動物園是全台灣第一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希望翻轉「將動物關在籠子」的印象,給動物更自在的生活空間;其中更特別將舊有的圓形鳥籠留著,改造成給小孩攀爬遊戲的場所,也讓家長能藉此進行生命教育





    將原先的鳥籠設計成親子遊戲場所,也能藉機生命教育。



    物種減少



    由於園區並不大,過多動物會造成牠們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因此這次也調整了動物數量,將一些鳥類放生或移去別的動物園,從原先超過60種減少為約40種。



    讓動物混養共生



    園區經過重新調整後,設計出讓動物混養的區域,像是高草疏林區,規劃出草原及山坡,讓駱駝、矮種馬和伊蘭羚羊共同生活。





    高草疏林區混養了鴕鳥、伊蘭羚羊及矮種馬。



    修復舊建築



    建築設計部分,特別保留一些具紀念意義的景點。從大象門開始,請來專家進行考證、修復,從雕像身上撥下13層顏料,確定最初的顏色是水藍色後,採用「修舊如舊」的方式,復原了這個經典的大門。



    進入大象門後,左側的「洗足池」是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歷史文物,當時人們覺得去動物園是件神聖的事,不過因沒有柏油路,走在路上腳沾滿泥沙,所以在進去前會先到洗腳池清潔;這次選擇將其保留下來,希望能喚起遊客對動物園的重視



    「黃魚鴞的家」也將鳥籠拆除,留下原先的大象雕像,並為了紀念過世的黃魚鴞,製作出牠的雕像,加入植物、煙霧設計,彷彿黃魚鴞的靈魂仍留在園區,活靈活現。





    大象門是新竹市立動物園的經典特徵。



    保留高齡松樹



    除了可愛的動物之外,園內還有不少樹齡高的松樹,隨著新竹大風的形塑,長成特別的姿態,遊客腳踩的橋便是跟著樹的走向設計。



    與動物和平共生,讓牠們活得開心,是這次REBORN計畫的核心,下次去新竹市立動物園,不妨感受一下這幾個特別之處吧!




    📍新竹市立動物園

    🕒9:00~17:00(每週一及除夕休園)

    🚗新竹市東區食品路66號

    💰全票50元、優待票 25元(6歲以上至12歲以下)

    免票入場:1. 年滿65歲以上或未滿6歲及設籍本市12歲以下兒童 2. 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一人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