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浪貓,浪犬的本能習性如會追人、群聚、吠叫,以及翻找垃圾桶等,更容易讓人產生敵意與排斥,進而發動攻擊。過去人類最常對浪犬做的抗議就是直接通報收容所,把「討厭的」浪犬全部交由公部門「移除」,「眼不見,就安心」。但在去年年初,零撲殺法案上路後,動物收容變成永久收容,所以,在實務上必須以「精準捕捉」與「量出為入」作為收容標準。城市中,浪犬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加靠近,怎麼與浪犬安全互動,認識一起生活的族群生命,是人類必須嚴肅面對的重要課題。
城市中不是只有人類,還有許多不同的動物共同生活,「浪犬」因為天生的動物習性嘗受到人類的敵意跟傷害,我們更要學會與彼此友善互動。(圖片/動平會提供、沈怡帆攝)
收容所的收容有極限,更多的浪犬留在街頭。根據農委會2015年最新的浪犬統計更新資料,全臺約有13萬的流浪犬,平均約每200個人,就會有一隻浪犬,相處密度高。「預防教育的重點在於增加彼此了解,才會有尊重。」研究所論文就是寫狗媽媽,投入職場後也沒有離開動保圈,林憶珊身兼資深愛媽與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她開宗明義直言,過去臺灣社會碰到浪犬就「移除」的政策,對於了解「狗」這種與人類共同生活已久的生物並無好處,「只是讓問題直接從眼前消失,而不是去面對問題。」
2015年因電影《十二夜》效應,立法院修訂《動物保護法》,廢除公立收容所可對收容動物進行安樂死。在「十二夜條款」(2017年2月6日正式上路)後,動平會從2016年開始加深「人與浪犬安全互動」的預防宣導。「關鍵在於教育民眾認識狗的語言,知道該怎麼互動;而不是口頭上說尊重與愛,但是沒有實際作為來增加了解。」零撲殺政令後,街頭浪犬會更常出現在人類的生活領域,加速人狗了解刻不容緩。
動平會從2016年起,走出戶外,與民眾、學童溝通如何友善與浪犬互動。(圖片/動平會提供)
恐懼,常常是因為不了解才產生。只要多一分了解,就會多一分和諧。(圖片/動平會提供)
敵意是不好的互動記憶,而友善也是一樣,這是可以從小開始認識,並且開始做的有效溝通方法。(圖片/動平會提供)
「因為我們生活在人犬共存的環境裡,互動無可避免。」林憶珊舉例,人在碰到浪犬時,可以使用「停止手勢、將包包側背到狗的那一側、眼睛避免直視,以及繞半圈緩慢經過。」讓浪犬感受到人類並沒有想要主動侵略地盤或是帶有惡意,彼此可以互不干擾。除了志工宣導、動畫遊戲,動平會在年底將再推出互動式繪本,讓孩子從小可以學會犬類語言,了解在攻擊之前,其實動物都已經釋放出緊張與不安的語言,需要被理解與尊重。
動平會在3年的友善互動宣導後的問卷調查也發現,有高達9成的民眾表示,過去「從沒有意識到」或是「沒有聽過」與浪犬安全互動的任何方式,動平會不斷宣導與浪犬友善互動的有效方式,讓人類了解狗族語言。她嚴肅提醒,「平常也要練習,需要的時候才來得及拿出來用。」再者,她也呼籲公部門可在河堤、工地等浪犬容易聚集的地方,樹立「人犬友善互動的行動SOP」標誌,正如在河邊或是登山口常見的警示標語,用預防性質的提醒,來避免危險發生機率。
林憶珊更坦率說,在臺灣,因為土地開發速度快,浪犬被迫群聚到河濱、橋下或是廢棄的空屋建築中。當在僻靜處人犬相遇,更易讓人因油生不安全感而對浪犬升高敵意。「但人到底為什麼要害怕狗?」林憶珊指出,可能有被狗追過、咬過,或是曾經逗弄、追打過狗,彼此之間有不友善的互動回憶,「出於恐懼或是報復,就讓人類與狗的距離越來越遠。」
而站在浪犬與人族之間,最常見與為難的,常是奔波救援,又常被人厭,覺得「製造犬隻群聚問題」的愛媽。林憶珊曾針對愛媽的社會處境做研究,她直言,造成人犬緊張的痛點根本不是愛媽,愛媽只是人類沒有辦法消弭恐懼的箭靶。「事實上,愛媽餵食浪犬讓牠們得到飽食,降低了浪犬的生存危機、讓牠們情緒穩定,自然也就減少了對一般人類的威脅。」更別說,是因浪犬和愛媽建立了信任與感情,才能夠接近、結紮,以遏阻繼續繁殖。
愛媽是讓人類與浪犬緩和衝突的一道溫暖的存在。(圖片/動平會提供、許閔皓攝)
許多愛媽把浪犬當成自己的責任,一日不敢鬆懈。(圖片/動平會提供、許閔皓攝)
友善愛媽,讓愛媽可以接收到浪犬的窩心與同為人類的支持。(圖片/動平會提供、沈怡帆攝)
再進一步追究,浪犬的來源不外乎是棄養、放養、走失的寵物,或是沒有結紮而繁衍的浪犬家族。「『把狗處理掉』根本無法解決問題!」臺灣飼主極度缺乏正確養狗觀念、沒有嚴格登記、沒有嚴峻罰則也沒有徹底執法,才是浪犬在街頭隨處可見的最大根源。
林憶珊指出,包括過去常提倡的「浪犬轉業看門、顧果園」,以為浪犬有了工作與飼主,就可以脫離流浪也不用住在收容所。但動平會這幾年更加強做「被鏈犬」的全臺調查發現,臺灣社會有拴養犬隻以看門的舊習,「被鏈犬或是關籠犬,甚至過得比浪犬還慘。狗只是用來替換與工作的,不需要重視牠的生活環境。」許多鏈犬與籠犬長期困在同一個狹小的空間,死了就再換一隻,「但又貌似有人在『照顧』,所以更容易被遺忘。」
動平會自成立以來,強調動物平權教育,透過進入校園與社區宣導,向民眾與學童說明怎麼和不同動物友善平等的互動,這條教育之道沒有捷徑可走,只可深化:「人類需要增加新知,重視人類之外物種的在地生存權。」
延伸閱讀:
浪犬在外討生活,諸多不易。(圖片/動平會提供、沈怡帆攝)
被鏈犬是在城市很難關注到的一環,但其實細心一點就隨處可見。(圖片/動平會提供、沈怡帆攝)
好像有得吃或有得喝,只是完全沒有自由,這樣就算「夠好了」嗎?(圖片/動平會提供、沈怡帆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