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蒐羅全台 10 大永續旅遊景點,給自己和土地一趟放鬆之旅!

    2020-10-21 16:17 / 作者 洪采姍

    時值秋日颯爽,正是出外郊遊踏青的好天氣。10 月連假,讓我們一起從陸地到海洋,認識全台永續旅行多元的實踐方法與樣貌,並一同探討如何使島嶼上豐富的自然與文史資產,得以世代為人所見。



    國內旅遊興盛,面對國人報復性出遊的盛況,社企流整理遍佈北、中、南、東 10 個符合永續精神的旅遊景點,讓我們一起開心出遊也不忘守護環境!






    隨著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國內的「報復性出遊」興盛,而隨著人潮淹沒各大景點、垃圾過量、環境超載,「永續旅行」(Sustainable Tourism)也再次被提起與重視。



    根據「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lobal Sustainable Tourism Criteria,簡稱 GSTC)所制定的準則,永續旅遊共有 4 大面向,分別是永續經營管理、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文化衝擊最小化、環境衝擊最小化。換言之,永續旅遊的核心不只著重在環境保護,也涵蓋了在地經濟發展、經營者本身的永續思維與文化傳承等面向。



    面對接下來的假期,你已經安排好出遊行程了嗎?以下整理北、中、南、東共 10 個符合永續精神的旅遊景點、文末亦分享 GSTC 提供的旅行建議,讓你我在開心出遊的同時,也能共同守護土地,讓美好的體驗得以延續。

    全台首座綠建築——北投圖書館

    被國外旅遊網站選為世界十大最酷綠建築的台北北投圖書館,位於生態密林的北投公院內,是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採用太陽能發電,並透過雨水回收系統來灌溉植物並作為廁所用水。在建材上,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木材與鋼材,同時利用自然採光等方式來減少電力使用。圖書館旁則有樹林與荷花池畔,讓人可以緩緩散步、放鬆心情。

    北投圖書館是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粉絲專頁)

    隱身淡水的綠色秘境——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造訪淡水,多數人想到的或許是老街、漁人碼頭、紅毛城等景點。而就在距離紅毛城走路大約 10 分鐘之處,有一座獲綠建築最高等級標章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也相當值得一訪。



    踏入園區之中可見一片草地、綠樹,以及生態池;園區內的建築以低調簡潔的白色設計融入周圍的綠色環境,建築本身則是透過綠化、設置能源管理系統等方式達到節能減碳的功效。



    園區旁則有淡水河支流行經,此溪流過去曾是條臭水溝,經園方整治後如今則成為生態豐富的親水空間。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內的建築以低調簡潔的白色設計融入周圍的綠色環境。(圖片來源/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粉絲專頁)

    奪得「金點設計獎」!創下台灣風景區先例——基隆和平島

    位於基隆的和平島,自 2017 年開始推動為期 10 年的永續轉型計畫,走出有別以往的新路。計畫執行初期,經營團隊採取以美學充實景點內涵的策略,重新設計和平島的品牌識別系統,一舉奪得 2019  年「金點設計獎」,令人眼睛一亮。



    此外,團隊還替和平島內獨特的岩石地形注入故事,號召居民一同為岩石命名增進認同感。如今,由民眾參與命名的岩石如法老岩、黑鳶岩、金剛岩等已成園區內的熱門打卡點。



    在環境面向上,園區內推廣零廢棄,以共享杯代替一次性紙杯、以天然沐浴鹽取代洗潔精;此外,園區亦融入環境教育,以限量預約的小團導覽方式,在觀光與保育間達到平衡。



    而在社會經濟面,園區優先支持當地採購、選擇具當地自然、文化特色之產品或服務。在這裡可以買到當地產製的石花凍、還有以海洋廢棄物再製的項鍊、耳環等。

    位於基隆的和平島,自 2017 年開始推動為期 10 年的永續轉型計畫。(圖片來源/和平島公園粉絲專頁)

    獲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認證——集集兩腳詩集生活旅店

    獲得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認證的集集兩腳詩集生活旅店,透過在地物產與小農食材採購,讓旅宿經營與社區經濟結合。



    在環境面向上,旅館內不提供一次性備品,也使用可分解的清潔用品,節能方面則有手動熱水循環,在使用熱水前預先啟動,避免熱水因為維持不停循環流動而喪失熱能且過度消耗。

    獲得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認證的集集兩腳詩集生活旅店。(圖片來源/兩腳詩集生活旅店粉絲專頁)

    低碳建築聯盟鑽石級肯定——日月潭散步的雲

    同樣位於南投的日月潭生態民宿「散步的雲」,則進一步檢測建築碳足跡,並以超過 20% 的減碳績效獲得低碳建築聯盟( 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 )鑽石級肯定。



    散步的雲座落於頭社盆地,該地生態物種豐富,民宿主人為維持自然景觀樣貌,在建造民宿初期便決定要以友善環境、融入自然為主;在建築座向也做過設計,用以迎接吹過日月潭的涼風,減少空調使用。而民宿內全面採用雨水回收、節能空調與 LED 燈具,並使用小型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來達到減碳目標。



    客房早餐則以在地農民產製的蔬果、茶為主,呈現當地風味;客人也能在此租借單車、農村體驗、生態導覽,讓民宿與社區經濟成為共生關係。

    位於南投的日月潭生態民宿「散步的雲」,獲得低碳建築聯盟鑽石級肯定。(圖片來源/散步的雲-日月潭生態民宿 Roaming Cloud sun moon lake B&B粉絲專頁)

    回收廢紙建造「紙房子」——屏東大茉莉農莊

    位於屏東的大茉莉農莊,園區內房屋都是以紙磚頭建造裝修,希望傳遞認識環保、永續的概念。農莊主人回收廢紙,透過撕碎、弄濕、填入竹製模板固定等步驟,製成紙磚頭,並用些許水泥固定磚塊,層層堆疊造屋,外層則用防水漆保護。



    在此農莊中,除了一探全台第一間紙房子的樣貌外,亦可參與紙磚 DIY 課程,認識廢棄物再製的過程。

    大茉莉農莊園區內房屋都是以紙磚頭建造裝修。(圖片來源/大茉莉農莊粉絲專頁)

    全台唯一梅花鹿復育工作站——恆春社頂部落

    位在屏東恆春的社頂部落,則以提供完整的生態遊程服務來推廣永續。作為全台唯一復育梅花鹿的工作站,社頂部落與專業團隊進行保育任務,並結合生態教育在白天推出梅花鹿尋蹤體驗、晚上則能隨著部落解說員的腳步認識社頂夜間生態。



    社頂部落是排灣族部落,後陸續有漢民族遷入,傳統的農墾、狩獵、採集讓部落有了豐富的生態知識,因該部落範圍涵蓋社頂自然公園、高位珊瑚自然保留區、梅花鹿復育區等,因此生態旅遊不只是遊程,更透過生態巡守、監測來兼具保育與復育的功能。而旅遊收益則回饋部落,將部落的傳統文化、知識保留並傳遞給更多民眾。

    社頂部落作為全台唯一復育梅花鹿的工作站,不僅與專業團隊進行保育任務,並推廣生態旅遊。(圖片來源/墾丁社頂部落粉絲專頁)

    無塑島嶼——小琉球

    每年吸引近百萬名遊客造訪的小琉球,自 2018 年起,由屏東縣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發起「小琉球無塑、低碳島示範計畫」,推動當地居民與遊客共同落實塑膠減量。



    當地餐廳全面禁用免洗餐具、旅宿亦不提供一次性包裝的盥洗用具,鼓勵遊客自備用品與餐具登島。淨灘更被觀光局列為到小琉球「必做」的活動之一,已連續舉辦 5 年的「小琉球愛龜減塑活動」,鼓勵大眾淨灘撿垃圾,參與者可獲得小琉球專屬的「海灘貨幣」至在島上店家消費享折扣優惠。

    小琉球專屬的「海灘貨幣」,可至在島上店家消費享折扣優惠。(圖片來源/海湧工作室)

    無圍牆博物館——台東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保留的豐富生態與自然資源的東部地區,隨著鐵路與公路的建設發展,大量遊客的到訪、財團的投資,也正在改變地方的生態。



    在台東離市區 30 分鐘車程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沒有一般博物館的大門、鋼筋水泥、圍牆,只有自然樹林。這裡保留最原生的環境,不做文宣也不設路標,隱身於山林之間。



    17 年前,在地的布農族居民阿力曼得知有財團要收購該片土地,隨即四處籌錢要保住這片森林。隨後他與族人合作成立基金會,以環境信託的方式來管理園區,並希望傳承在地文化。全區沒有電力設施、商店,吃飯要自己生火,訪客被規定要關手機,在導覽時則不使用麥克風,種種要求是為尊重自然、更要讓到此的人與自然共處。

    隱身山林間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圖片來源/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泰雅族秘境一日遊——宜蘭不老部落

    沿著羅東鎮的溪床往源頭去, 20 分鐘車程就可以來到「BulaBulau 不老部落」。泰雅族人世代居住於此, BulaBulau 在泰雅語中有閒逛的意思,在這片土地上,部落居民延續傳統來生活,從飲食、祭典遵循祖先的古法,也守護這裡的生態與環境。



    不老部落主要提供一日遊程,會依照不同的季節、作物來調整導覽路線,不同時節有不同風貌,而自給自足的生活也讓到訪者學習這裡的烹飪與飲食方式,如上山採藥與摘菇、飼養雞羊等,在這裡過著這裡的生活,就是遊程的主要內容。

    不老部落自給自足的生活也讓到訪者學習這裡的烹飪與飲食方式。(圖片來源/不老部落)

    身為一名旅人,一個微小舉動便會大大影響在地

    如同前述所提,每個旅人、遊客的行為都會對在地有所影響,身為旅行者,我們更可以從小細節中來實踐永續的旅行模式。據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提及,以下有幾個建議供旅人參考:



    旅行前




    1. 補充目的地背景知識:了解在地的歷史背景、傳統文化,讓你與目的地更親近

    2. 學幾句當地語言:像是簡單的「哈囉」、「謝謝」等用語,學會幾句當地語言,能拉近你與當地人間的距離

    3. 選擇友善環境旅宿:挑選具備環保標章、GSTC 認證的旅店

    4. 盡可能地精簡打包:試著簡單打包所需用品、輕裝上路

    5. 探索不同交通方式:盡可能地放大交通效益、降低碳排放



    旅行中




    1. 參與當地文化:品嚐在地美食、在當地市場購物以及參加當地節日或體驗

    2. 支持在地產品及服務:購物前可詢問商品來源,盡可能地支持在地商品,讓商業效益直接進入當地

    3. 避免過於激烈的討價還價:事前了解當地的購物習慣,在殺價前可進一步思考:我省下的一筆小錢,對當地攤販而言是否更有效益?

    4. 僱用當地嚮導:請當地人作為嚮導,可從中獲得更貼近在地的經驗分享

    5. 尊重自然環境:自備餐具、盥洗用品降低垃圾生成;正確處理垃圾、做好分類及回收;減少水資源、電力消耗



    旅行後




    1. 向親友分享永續旅遊的心法:分享旅遊故事、照片,並提供他人實踐永續旅遊的方式

    2. 試著探索更多:將旅行中的收穫、對永續發展的作法融入生活中



    當我們有意識的成為負責任的旅行者,旅行才能讓人真正深入在地、帶來正向影響。

    作者:高捷 文章出處:社企流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嘉義美術館首展《辶反風景》:品味「風景」百年樣貌,打開你的新視野

    新竹還能去哪玩?體驗啤酒浴、隱藏版新鮮漁貨,再去香山溼地看絕美夕陽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