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邊緣」前進「中央」── 高雄鳳山鳳儀書院和它的前世今生

    2020-03-21 21:08 / 作者 眾聲視野

    現代高雄是一個以海洋元素為主的海港城市,擁有氣魄雄渾的鋼鐵工業,以及作為民生基礎的石化工業。不過兩百多年前的高雄,仍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在現今的鳳山發展出成熟的聚落,相較於開發更早的左營舊城,兩百年前的鳳山有新城之稱。鳳山人在衣食無虞之後,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強烈,於是有了現今鳳山的重要文化景點──鳳儀書院


    鳳山鳳儀書院。(圖片來源/鳳儀書院粉絲專頁)

    兩百多年前的鳳山知縣吳性誠有感於鳳山建城人口增加,教養地方子弟的場所卻付之闕如,提議興建書院,此舉獲仕紳團體肯定和資助,交由貢生張廷欽負責興建,在1814年(清嘉慶19年)建立鳳儀書院,取「有鳳來儀,文風鼎盛」之意,1823年(清道光3年)落成。



    綜觀清代鳳山共出了五位進士、四十五位舉人,這個數量或許對整個清代台灣來說並不顯眼,卻足見得鳳儀書院成為高雄地區重要的文化設施,是當時高雄人前進「中央」的重要管道。正因為鳳儀書院建於嘉慶年間,且在地方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85年獲中央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



    鳳儀書院在台灣諸多書院中相對格局完整,堪稱最大的書院。建築格局可分為前殿──〈門廳〉,具有大門性質的殿宇,代表書院的門面,也是過去守門者的住所(像現在很多校園警衛室結合單身宿舍)。中殿的〈講堂〉是書院最主要的空間,是過去學生的教室,而在通往後殿的路上,則有一間間學舍作為住宿之用(像現在強調生活教育的學宿合一)。後殿──〈後廳〉則是教員、官員住宿之所,也用來祭祀文昌帝君。而在書院東側原本存在試場建築,卻在歲月變遷中拆除,僅存試場殿門還殘存部分遺跡。

    書院主要的空間〈講堂〉。(圖片來源/鳳儀書院粉絲專頁)

    1894年日本統治台灣,台灣脫離清帝國的體制,原本的科舉活動自然也廢除。不過,雖然台灣人不再需要透過四書五經求取功名,書院仍肩負傳承漢文化的功能,地方的學童在此學習認識漢文字、創作中國古典詩。因此日治初期的鳳儀書院,仍是地方上一個相當重要的文化據點。不過隨著日本殖民統治日久,文化改造漸趨深入,書院不能再教授漢文,鳳儀書院先後成為日本陸軍的鳳山軍醫院、養蠶所及鳳山郡役所宿舍等官方單位。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鳳儀書院產權歸教育部所有,教育部卻將土地出租,由承租戶加蓋建物居住使用,原本的中國書院建築遂隱沒在加蓋的違章建材之中,年久失修逐漸破落荒廢。直到2000年以後承租住戶一一搬走,2009年高雄市政府著手整修,費時三年後完工,才恢復它往昔的風采。



    整修後的鳳儀書院不僅重現古典中國的美感,高雄市府重新賦予它親切的現代性、在書院各角落佈置許多大型的Q版人偶,這些人偶或學生或老師或官員,姿態表情都很生動,重新塑造書院教育情境,讓人明白書院各空間在兩百年前是如何使用。也增加兒童的興趣,讓他們願意親近這個區域。

    書院內的Q型人偶,激起到訪兒童興趣。(圖片來源/鳳儀書院粉絲專頁)

    在鳳儀書院再度成為社區活動的重要據點,也是鳳山的知名觀光景點,若要了解清代台灣的教育現場,鳳儀書院就是一個很好的場地。鳳儀書院內的圖書和文物展覽,訴說鳳山地貌的演變,還有清代中國的科舉制度和書院教育。



    對北京來說,台灣是孤懸於東南海外的邊陲島嶼,而對台灣來說,北京則是天子所在的極北皇城,是大陸上一處集權力與文化核心的所在。對於靠耕種為生的農人來說,一輩子都不需要前往那處遙遠的皇城,不過對於有心靠讀書求取官職的學子來說,當時北京象徵人間世最崇高的尊榮,而科舉則是邊緣地方企及這崇高尊榮的幾乎唯一方式,書院當然也就成為無比重要的空間。



    作者:莊祐端,新聞媒體工作者



    ※「眾聲視野」匯集各路觀點,成為大眾的傳聲筒。歡迎投稿至太報:contact@taisounds.com



    眾聲視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