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這兩年來最常登上媒體版面,曝光最多的古蹟,要算是台北古城的北門。
最早的台北城是清領時期所建,選址於當時大稻埕及艋舺之間的空曠地帶。整座臺北府城為了形成「明堂有水」的格局,城廓並非朝向正北,而是略向東旋轉13度,以背靠大屯山,面向淡水河與新店溪。城府中的主軸道路,則仍對準正北的北極星,與城牆形成斜角。
到了1899年,日治時期的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將四方城牆拆除,開闢為道路後,台北城牆即已不復在。城牆的石材被用於興建總督官邸(台北賓館)、台北車站、台灣銀行及台北監獄署等,僅留下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至於西門「寶城門」,與隨著城牆而被拆掉。後來,除了北門之外,在國民黨政府來台後,都被改建成北方宮殿式的城樓,僅有北門以原貌留存至今。
然而,過往設計的不良,及對於文化資產的不重視,使得忠孝橋引道從北門旁經過,最近僅距離60公分,也因此破壞了古蹟應有的景觀。幸好,在柯文哲上任後,在鐵路地下化,周遭交通允許的情況下,及為完善西區門戶計畫的需求,拆除了忠孝橋引道,使北門得以解放。
但是,古蹟保存,整體環境的營造是重要的一環,重點應朝向維護歷史環境,及減少對於古蹟立面破壞,而非僅是建立一個觀光景點。可惜的是,市府在拆除忠孝橋引道後,做法就開始偏離主軸,與其說是還給文化資產一個空間,更像偏於仕紳式的修復‑‑市府將整體環境優化,植上花草,附加休憩設施,創造一個觀光景點,準確地說,創造出一個拍照景點。
因此,在整體環境之中,可以和清領時期的北門相呼應,屬於日治時期的文化資產三井倉庫就被拆遷後東移51公尺,不過三井倉庫最具特色、構造有三井標誌的圓拱形舊山牆卻無法復原,只能於室內重組,作為「展示」之用,三井的標誌也只剩下上半部的殘跡。
(圖片來源/擷取自維基百科)
同一個路口另外一個角落,1910年建造的台北工場,日治時期為火車修理工廠,沿用清朝留下的屋頂鋼架和拱門,2010年指定為古跡迄今更是已經被鐵皮覆蓋,長達8年不見天日。
站這台北的這個路口,本來可以神奇的換個角度就看到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物,
從清代、日治時期、戒嚴時期到現代的建築物,清楚的感受時間流動的軌跡,
可惜一些錯誤的政策決定或怠惰,卻已然喪失了這個獨特場域的完整性,
從而使得北門僅存其形、失其神,只能成為一個拍照景點,而失去了文化和歷史的內涵。
北門未遷移前,還可見有三井標誌的圓拱形舊山牆)。(圖片來源/楊重信提供)
有三井標誌的圓拱形舊山牆卻無法復原,只能於室內重組,作為「展示」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