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兒童爆MIS-C首例 醫:染疫後6周內「發燒+6症狀」速就醫

    2022-06-06 15:58 / 作者 李英婷

    台灣出現首例確診康復後嚴重後遺症的個案。一名10歲男童在4月底輕症確診、2天後痊癒,孰料一個月後卻出現高燒、腹瀉、血壓不穩,送醫後緊急搶救治療,診斷是「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今(6月6日)在疫情記者會提醒,預防的最好方式就是施打疫苗,「只要打一劑,發生機率就降97%!」







    黃瑽寧提醒,接種疫苗有助於預防發生兒童MIS-C。(圖/指揮中心)




    台灣出現首例的MIS-C,該名10歲確診的男童,本身僅輕症,2天即痊癒,卻在一個月後出現高燒、腹瀉、起紅疹、淋巴結腫大等症狀,6月1日被送進台大加護病房,診斷為MIS-C。個案一出,引發家長恐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就特別邀請黃瑽寧出席疫情記者會,向家長說明MIS-C,也要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康復後2至6周發生



    黃瑽寧一開口就強調,亞洲人、尤其東方人的MIS-C發生率,遠比黑人、拉丁裔低,要少一半以上,且很多研究也告訴我們,Omicron誘發MIS-C的比率也比Delta、Alpha變異株更低,可以下降到四分之一,即相較以前少了75%。



    黃瑽寧指出,MIS-C可能在確診復原後2至6周發生,症狀為發燒3天以上、出疹、低血壓或心肌功能受損等,發生年齡介於0到19歲青少年,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也就是說,一萬個感染Omicron的孩童,會有一個可能在感染痊癒後2到6周出現MIS-C。



    不過,黃瑽寧強調,國外研究發現只要打一劑新冠疫苗,MIS-C發生率就能下降97%,「數字很漂亮!」甚至研究中發現打過二劑疫苗者,發生率是零。以台灣的高疫苗接種率來說,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







    兒童染疫康復後6周內又持續發燒且出現腹痛、出疹等症狀,得儘速送醫,可能是MIS-C。(圖/指揮中心)




    康復後持續發燒且腹痛、出疹子 立刻送醫



    話鋒一轉,黃瑽寧也提醒,從萬分之一的發生率加上疫苗的高接種率,他相信MIS-C在台灣的發生比例不會太高。但不管比例多低,家長還是要認識什麼是MIS-C,這是感染後的免疫反應,儘管病毒清除掉了,但身體仍有發炎反應,且症狀因人而異。



    黃瑽寧指出,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確診康復後,卻突然發高燒3天以上,或有發炎指數上升、全身上下出現皮疹,或嘴唇、舌頭發紅、低血壓、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肌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或有腸胃道症狀,包括嘔吐、腹痛、拉肚子等症狀,就要詳細跟醫師報告,大部分兒科醫師都會想到這些症狀。總而言之,只要早期介入,死亡率僅1到2%,且還可以再降低。



    至於居家照護建議,黃瑽寧指出,家長必須觀察孩子精神與活動力,適時給予退燒藥,不要以為發燒體溫高可以讓孩子產生抵抗力。退燒後要觀察孩子是否會討拍,討拍代表活動力足夠、無中重症跡象。但若使用退燒藥仍無效,甚至發燒超過41度,可能已有腦炎前症。



    黃瑽寧提醒家長不要任意服用成藥,應透過實體或視訊的兒科門診,由醫師配藥,也要預防孩子脫水,適時補充水分,避免病情嚴重導致住院。此外,網路上謠傳說吃抗生素來抵抗新冠肺炎,這是完全錯誤的說法。




    李英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