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防疫五月天」接種新冠疫苗後發燒、手痠 48小時後趨緩

    2021-03-24 16:00 / 作者 李英婷

    我國自22日起開始接種牛津(AZ)新冠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帶頭接種後,一開始出現「背痠痠的」,當晚也出現輕微發燒。中央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3月24日)也分享,接種後兩天持續小發燒,服用一顆普拿疼後才退燒。不過,指揮中心強調,以上均為施打疫苗後的正常反應。







    「防疫五月天」帶頭接種AZ疫苗,皆出現發燒、手痠等狀況。(合成圖)




    AZ疫苗正式開打已邁入第3天,統計至昨(23日)晚間共3218人接種,目前通報不良反應累計共4件,均非嚴重不良反應。由於世界各地不斷傳出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症狀,讓國人對疫苗信心不足。在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及「防疫五月天」成員包括陳時中、張上淳陸續帶頭示範接種,卻接連傳出「發燒」等不適狀況,更引發國人憂心。



    AZ疫苗接種後發燒 指揮中心:正常現象



    陳時中自爆當天接種後「手臂有點痠痠的」,晚上10點體溫一度測得攝氏37.1度,但到了隔天清晨已降至36.4度。而直到接種後第二天,手臂仍然有點痛,抬起時有些緊繃感,到了今(接種後第三天)則是壓到注射點才會痛,現在也找不太到注射點。陳時中說,以上都是很輕微的反應,無須擔心。



    張上淳今也分享「打後感」說,他在本周一接種AZ疫苗後,當天晚上手臂痠脹,而且確實有一點畏寒現象,當下體溫有比較偏高、也有些倦怠,當時體溫約37.5度,到了第二天還是有一點小發燒,但未超過37.5度,直到使用「一顆普拿疼」後,體溫偏高情況就獲得控制。至今體溫保持在36.5度。



    根據指揮中心已公布的疫苗接種懶人包,接種後可能出現接種部位腫脹、接種部位疼痛、疲倦、肌肉痛、關節痛、身體不適(malaise)、體溫上升、發燒(38℃)、畏寒、噁心等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但若發燒反應(38℃)持續超過48小時,且在接種14天內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眩暈、胸痛或腹痛、嚴重頭痛或疼痛加劇、視力模糊、持續出血、皮膚出現自發性瘀青、紫斑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不排除提前開放接種下一順位



    AZ疫苗施打首日僅接種1578劑,其中多達六縣市僅打出一瓶疫苗,指揮中心原調查醫護人員施打意願為三至四成有接種願意,外界質疑該調查結果是否被高估?陳時中今僅說,第一天施打率低應與計畫性施打有關。



    由於我國第一批AZ疫苗在6月15日就要到期,若施打率不如預期應如何應對備受關注。陳時中再次表示,6月15日使用完畢應該是沒問題,若真正到那個時間點還沒用完,除非原廠安定性報告有更新,當然就可以繼續用,否則剩下的就要報廢掉。



    目前AZ疫苗僅開放施打順序第一順位(第一線醫護人員、東奧選手)接種,但為了確保該批11.7萬劑AZ疫苗能在有效期限內接種完畢,陳時中說,若第一順位接種不踴躍,不排除提前開放第二順位(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第三順序(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開始接種。




    李英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