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國家芬蘭在5月底獲台灣援贈20萬片口罩,經芬蘭科技研究中心檢驗證實品質頂級、過濾率幾乎百分之百,已優先提供公立醫院第一線醫療人員使用,成為抗疫人員的後盾。
芬蘭接受台灣援贈20萬片口罩,檢驗後驚呼「品質頂級」!(圖片來源/Taiwan in Finland、鄭文燦臉書)
根據《芬蘭國土報(Suomenmaa)》6/30報導,此次居中協助芬蘭接受台灣捐贈口罩的「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凱爾納(Mikko Kärnä)表示:「台灣捐贈給芬蘭協助對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的口罩,經芬蘭科技研究中心(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檢驗證實品質頂級、過濾率達99.7%」,隔絕病毒的效果,讓人驚嘆。
為了提供醫療人員最好的防護,芬蘭政府規定,所有口罩都必須檢驗合格,才能提供醫院使用。「芬蘭科技研究中心」等同於台灣的工業研究院,負責在疫情期間為進口口罩的品質把關。4月間,芬蘭曾向中國採購200多萬片口罩,卻被驗出不符合醫院使用標準,引發芬蘭民眾不滿,導致負責採購官員辭職下台。
原本芬蘭政府規定所有防疫物資都必須透過「採購」、不接受捐贈,在該國國會議員強力呼籲並居中協調之下,才成功促成此次台灣的援贈行動,芬蘭媒體也紛紛報導,獲得民眾迴響。
台灣駐芬蘭代表張秀禎表示:「這項檢驗結果證明台灣製造產品品質優良、令人信賴,很高興見到台灣政府捐贈的醫療物資,能有效協助各國對抗疫情。」
究竟,台灣製口罩的秘訣在哪裡?
根據中央社報導,作為口罩「心臟」的關鍵原料熔噴布,占整體口罩成本2至4成。近期中國製造價格雪崩,台製價格卻依然維持在相對高點。業者解釋,台灣產品等級與中製不同,中國先前一窩蜂投入生產,導致供給爆量,但目前需求已減緩,且生產物料品質不一,導致價格迅速崩盤。而台灣價格原料以6月來看,包含耳帶、表布、熔噴布整體口罩原料成本,仍較疫情前高出160%。
除此之外,7/1台灣首座自主熔噴產線在桃園啟用,讓防疫產業一條龍到位,更增加台灣口罩等防疫物資的競爭力。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防疫期間經濟部發現熔噴不織布不足,且生產熔噴機的關鍵零組件以往多從日、德購買,因此工業局結合國內機械、自動化、紡織與科技等廠商一起自製熔噴機,不但可供應國內,未來還能輸出系統形成非常好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