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亞裔家庭文化為主軸的電影《媽的多重宇宙》襲捲奧斯卡獎,許多亞洲國家都沾光,但最佳男配角關繼威成為奧斯卡首位越南裔得主,越南共產黨官媒的報導卻相當冷淡,甚至只稱他是華裔,絕口不提他來自越南。據分析,這與關繼威幼時為躲避共黨統治逃到美國的背景有關。當年逾150萬人冒死乘船逃難,是越共不願人民記起的苦難歷史。
關繼威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得獎感言令人動容,他透露自己的旅程「從一艘難民船開始」,如今竟登上好萊塢的最大舞台,「這就是美國夢!」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越南媒體均受越共政府控制,報導大多不提關繼威或他的背景,少數提及他的報導也都強調他是華裔,而不說他是越南裔。沒有報導提到他搭難民船赴美,是1975年越共統一越南後大逃亡的「越南船民」之一。
越南《青年報》的報導就只提及,關繼威1971年生於南越胡志明市(舊稱西貢),「1970年代後期移居美國」。
越南《新青年報》則如此報導:「關繼威1971生於一個華人家庭,母親來自香港,父親來自中國大陸。」
《越南快報》則寫道,關繼威的父母是華人,出身自胡志明市堤岸區。堤岸是胡志明市最大的中國城,以華人聚居著稱。
相對於中國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文頌揚奪得影后的馬來西亞女星楊紫瓊,稱「一定會有更多華裔人士乘勢飛揚」,並高呼「世界各地有中國血脈和中華文明基因的人們」是時候崛起;越南政府對於關繼威奪得奧斯卡毫無反應。
BBC指出,這是因為越共贏得越戰、佔領南越後掀起的大逃亡,其實是越南現代史上的黑暗篇章。自1970至80年代,超過150萬越南人民搏命乘船穿越南海逃難,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華裔。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 )統計,約有20萬至40萬人在過程中喪命,其中有部分死於海盜之手。
對於近年專注經濟發展的越共來說,那是他們只想忘記的過去,但關繼威在奧斯卡頒獎台上的幾句感言,卻喚醒了世人的記憶。
這段過去也提醒著越南與中國之間的動盪關係。這兩個共產政權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曾經關係緊密,中國曾大舉挹注資源,協助越共先後戰勝法國與美國。
但1975年4月,越共統治的北越打贏越戰、統一南越之後,中越關係漸趨緊張,因為中共與蘇聯交惡時期,越共政權靠向蘇聯,中共則暫時與美國和解。
胡志明市堤岸區的大批華人處境日益艱困,因為越共本已視他們為須打壓的資產階級,也懷疑他們效忠在越戰中戰敗的南越政權。當時,許多華人都被送進越共的再教育營。
越戰結束後,越南經濟陷入艱困多年,但華人大多尚能負擔逃難所需的賄賂官員與僱船費用,1978年9月起逐漸掀起逃難潮;至1979年2月中共發動中越戰爭、入侵越南北部之後,越南的反華情緒升高,華人逃難潮進一步加速。
越南與中國的動盪關係持續至今,不過對當地華裔人民的對立情緒不再。不少當年逃往國外的越南華人都返回越南定居。
然而近年來中國在南海侵略性的擴張勢力,宣稱南海自古屬於中國領土,讓越南人民的反中情緒有增無減。
針對關繼威獲獎,有越南網友就寫道:「他沒有越南血統,他只是生在越南的華人。我們要弄清楚這件事。」
另一名越南網友則說:「他們應該非常明確地寫,他是華裔美籍,只是曾經有越南國籍而已!我看不出他有任何『越南血統』。」
但也有越南網友說:「我們應該說他是越南人,因為他生在越南,有華人血統。」
胡志明市作家陳進勇(譯音,Tran Tien Dung)則在臉書發文說,關繼威的身分認同應是「西貢堤岸人」,他表示:「對我來說,關繼威的能量來自他的出生地西貢市堤岸區,而他能出名則是因為成長於美國。我想恭喜他,並在社群媒體上與人們分享這份喜悅。」
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醫學教授阮文俊(譯音,Nguyen Van Tuan)也是當年逃離越南的「船民」。他認為,越南官媒忽略關繼威的船民身分「令人遺憾」。
阮文俊說:「1970至80年代逃難船民的故事,是越南歷史悲劇性的篇章。大多數越南難民當初抵達了美國,無論是有華人血統或是『純粹越南人』,他們都非常貧窮。他們不會說英語,但他們都活了下來,而且活得很好。」
他表示,如今的越南人無法想像當年難民的艱辛,「部分原因是,他們的教育裡沒有那段悲傷而痛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