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慶餘年2》備受期待的續集 卻浪費演員、劇情尷尬,成為令人失望的改編劇

    2024-06-07 09:00 / 作者 張BOOM
    《慶餘年》第二季劇照。翻攝Disney+臉書
    《慶餘年》是一部中國知名編劇王倦,改編網路作家貓膩的同名小說的劇集。5/16睽違五年的《慶餘年2》開播,由張若昀、陳道明、吳剛等人再度領銜主演,當年播出第一季便創下超高的討論度和收視率,幾乎是原班人馬再度出演的第二季也備受關注。

    原著故事講述患有肌無力症的年輕人范慎,死後穿越到慶國成為范閒,帶著前世記憶和母親葉輕眉的餘澤,當詩仙、權臣、鬥慶帝,最後成為凌駕於皇權之上的存在。

    《慶餘年》第二季劇照。翻攝Disney+臉書


    《慶餘年》第一季向觀眾展示了劇集的故事背景,男主角范閒從一個澹州的戶部尚書私生子,因為婚約而初入京都,憑藉文才聲名大噪,夜宴吟詩、牛欄街殺人、出使北齊成為慶國人的驕傲。最後結局停留在范閒出使北齊成功,即將回京都卻遭遇言冰雲的「背刺」,留下懸念。

    劇迷等待五年,終於等到「范閒到底有沒有死」的解答,只是第二季整體而言讓人感受到,王倦編劇的風格、演員演技的呈現,還有劇情節奏上,都差強人意。

    《慶餘年》第二季劇照。翻攝Disney+臉書


    原著慶餘年的內容,說到底是爽文風格,主角范閒大開金手指,但作者貓膩將故事寫的非常精彩。范閑從來就不是一個「正義」的人,他從頭至尾只是想要「好好活著」。為了好好活著、為了讓身邊的人也能好好過日子,所以他被推著抵抗皇權、抵抗那個世界的規則,讓自己成為新的「秩序」。

    可是王倦改編的劇集,范閒成了一個「好人」,一個開口閉口就是公平、百姓、人命大如天的「正義使者」。或許是囿於中國的審查制度,也可能是王倦風格就是如此,在他筆下的慶餘年,變成一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劇,令人失望。

    演員的部分,開頭陳道明得知范閒死訊的那段表演,也令我在觀看過程中尷尬無比。不只是陳道明,二皇子劉端端同樣「用力」的演技,還有被詬病的「加戲」,也讓《慶餘年》前半段更顯得冗長和無趣。

    《慶餘年》第二季劇照。翻攝Disney+臉書


    雖然劇集中期進入到朝堂之爭,有稍稍挽回一些頹勢,無謂的鏡頭減少,演技相對穩定,但整體而言相比第一季帶給人的驚艷感是大大減少的。相反的說教感濃厚,尤其是官場情節,仿佛整個大慶都是貪官,整個朝堂視人命如草芥,只有范閒最在意百姓,只有賴名成最有風骨。

    目前第二季即將來到尾聲,才稍稍感受到一些,如第一季夜殿吟詩那樣的精采高潮的場面,只是在情節的推進上,還是顯得過於平淡了。

    可惜了這樣一個精采的文本,明明演員都很貼合角色,但演繹出來時不時的透露出尷尬的氛圍。尤其劇情越走,場面應該要越大,揭開的伏筆也會越多,可是目前看下來第二季,不管是節奏還是鋪陳,都令人感到破碎和不連貫。

    我認為,這部劇的演員挑選,是近年少數中國改編劇本中最好的一部,不管是張若昀的范閒、陳道明的慶帝或者吳剛的陳萍萍,或者其他主要配角,等可說是非常貼合原著,奈何編劇的改編,讓這部作品失色了。
    張BOOM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