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追劇口袋片單》越恨越愛看?黃晸珉詮釋「韓國最討厭的人」全斗煥 為何讓人痴迷

    2024-05-12 09:00 / 作者 張boom
    《12.12:首爾之春》電影海報。翻攝網路
    《12.12:首爾之春》在第60屆百想奪得最佳男主角、最佳作品,還有將電影部門的大賞頒給了導演金性洙,可說是給予了這部電影最高的肯定。

    本片黃晸珉、鄭雨盛也是雙雙入圍男主角,最後黃晸珉打敗了強敵《破墓》崔岷植、李秉憲,以全斗煥為原型的角色全斗光奪下最後影帝的桂冠。

    黃晸珉在《12.12:首爾之春》可以說是「癲狂」的表演,把一個野心勃勃又痞氣十足的軍人角色演得非常到位。

    「失敗就是政變,成功就是革命」。

    在這樣一部幾乎集結了韓國最會演戲的男演員的電影中,每一場群戲或者他的單人鏡頭,眼睛都會不自覺的被他的角色吸住,無庸置疑的最佳演技。

    另一位入圍的男主角鄭雨盛,在電影中的設定是與黃晸珉棋逢對手的存在,只是正派的角色難免不敵全斗光這樣的人物出彩,因此表現力也不及黃晸珉,雖有入圍的肯定,但想從黃晸珉手中搶過獎座還是困難。

    黃晸珉也憑藉這座百想獎座達到韓國電影獎項的大滿貫:青龍、大鐘、百想。

    《12.12:首爾之春》在2023年底上映,一上映就挽救了此前低迷的韓國電影市場,成為當時唯二疫情後破千萬人次的電影,更在上映34天後成為2023年度票房冠軍。

    但首爾之春這樣的成功並不是可預期的,片中敏感的人物和題材,還有當時連續幾位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都慘遭失利,在這樣氛圍下上映的《12.12:首爾之春》,一眾主演都備感壓力。

    這部電影改編1979年的韓國雙十二政變,是一段多數韓國人都熟悉的歷史,甚至片中黃晸珉的角色全斗光,更是韓國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但就是這樣一段多數人都熟悉的歷史事件,在明知事情發展的情況下締造了票房紀錄,可見的此片的魅力。

    黃晸珉在片中為了貼合角色原型,需要花費超過4小時的時間將頭變禿、鼻子變寬來詮釋全斗光散發的「氣勢」。與之對戲的鄭雨盛也坦言,拍攝時真的覺得黃晸珉以全斗光的造型出現時,看起來很討厭,氣勢也很強甚至不想面對他。

    對於全斗光這樣一個深受韓國民眾厭惡的角色原型,又題材敏感的劇本,黃晸珉也在受訪時表示自己在詮釋這個角色上是帶著「使命感」來詮釋的。每一場電影宣傳他都要對觀眾道歉一次,甚至不能電影放映後再和觀眾互動,而是要上映前先出場,他笑稱以防觀眾結束才看到他會打他洩憤。也因此電影公司在影廳旁邊放置打地鼠機,就是要讓觀眾看完電影後,可以好好發洩心中的怒氣。

    在電影上映期間,韓國劃分為MZ世代(1981-2010年出生的人)的年輕人,在SNS(韓國社群媒體簡稱)發起了「心率挑戰」。起因於很多觀眾戴著智慧手錶觀看電影,結束後發現手錶顯示心率破表因而引發了群眾效應,連帶著大批的年輕族群也為了參與挑戰而觀看電影。

    進而讓MZ世代也認識了這一段開啟韓國民主黑暗期的歷史,直面全斗煥、盧泰愚等人在當時和後來如果憑著政變,踏上政治生涯的巔峰。電影的最後,將發動政變的全斗煥和其黨羽的人生經歷都列了出來,幾乎每一位不只高升甚至高壽,也難怪觀眾的心率會因為憤怒而升高了。

    《12.12:首爾之春》並不是第一部講述韓國現代政治的電影,關於韓國的民主近代史,從李承晚時代到朴正熙政府,全斗煥政變到光州事件,甚至是亞洲金融風暴或者南北韓問題,韓國電影對於韓國社會的傷痛經歷一直勇於呈現和面對。

    不僅僅是電影人敢拍,韓國民眾對於這樣題材的電影也非常的支持,屢屢都能締造佳績。韓國電影界最紅最有份量的演員們,人人手中都不只一部這樣的政治社會題材電影,他們敢拍、敢演、敢面對歷史的傷痛,也願意批判社會的不公,面對轉型正義採取開放的態度,而不是鴕鳥心態。

    關於韓國的近代史,有一系列的電影可以觀看:《太極旗》、《實尾島風雲》、《南山的部長們》、《我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正義辯護人》、《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北風》、《分秒幣爭》、《鋼鐵雨》。從韓戰、民主化過程、金融風暴到南北韓統一議題,韓國影視對於國家和民族的熱愛跟認同,在這些作品中一覽無遺。
    張boom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