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講白了,就是一場與自己內心宇宙的戰鬥。
狂熱是無窮的驅動力。它驅使人們不論身在高處或低谷,依舊保持能量衝鋒陷陣,不會因順風而懈怠,更不會因失敗受挫而動搖分毫的信念。他憑藉著一股狂熱跟世界逞強,跨越無數障礙,透過極盡執著的能耐蓄積能量與實力,這就是柯比由逞強而生極端的人格特質。
「他從來不懂『服輸』兩個字怎麼寫。他好勝的程度教人匪夷所思。」對於兒子柯比的性格,喬.布萊恩早已習以為常。但他還是常對身邊的人這麼說,避免他們沒做好心理準備就被這狂小子一把逮住、纏著一對一單挑,而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每次提到這些事,喬就不禁會心一笑。柯比於勞爾梅里恩高中(Lower Merion High School)大放異彩時,喬曾接受《費城論壇報》(Philadelphia Tribune)的採訪提到:「我完全不曾逼迫柯比打籃球。他從小就愛找我單挑,成天想著要贏過我, 這正是他內心那顆狂熱的心不斷精進自己。當然,他每年在桑尼希爾聯盟的磨練也沒有白費。不是我幫他開了這條路,而是他憑著自身的熱情為自己開了這條路。他真心熱愛這項運動。」
更早之前,柯比的祖父就很清楚孫子對籃球那無與倫比的狂熱,一般人根本難以企及;連從小一起長大的兩個姊姊都深深感受到那股罕見的執著,並曾異口同聲地向媒體表示弟弟內心充沛的熱情。
「他才三、四歲就抱著迷你籃球不放,反覆嘗試運好那顆他還很難駕馭的球,然後沿著走廊帶球衝刺跳到跳跳床上,將球狠狠塞進約莫八呎(約244公分)高的籃框裡。柯比可是樂此不疲!」柯比的祖父接受資深體育作家羅格爾採訪時說道:「我過去希望他當上一名醫生,但他總說要像父親一樣打NBA。當我告訴他籃球員很辛苦時,他很開心地喊著:『爺爺!籃球員本來就該竭盡全力奮戰,沒在怕累的!』」
柯比年紀還小時,身邊親友就感受到他對於夢想的狂熱,之後來到義大利,原以為他的熱情會因為環境轉變而消退,但完全沒有。柯比為了在熱衷足球的義大利延續他的籃球狂熱,總是拜託住費城的祖父母錄下NBA的賽事,等錄影帶累積到一定數量後再寄到義大利。
通常一次就寄來將近一個賽季超過半數的比賽,大約四、五十場,其中以洛杉磯湖人的比賽最多。儘管柯比口口聲聲說父親比魔術強森厲害,但他很清楚這位在洛城掀起「Show time」球風、拿下好幾座冠軍,甚至第一年就勇奪FMVP的傳奇控衛有多出色!於是下定決心要從他身上「偷取」很多技術。
回顧當年看錄影帶的日子,柯比曾打趣地說:「祖父母真的認真幫我錄了好多場比賽。除了NBA,還寄來《天才老爹》(The Cosby Show),讓我不致於與美國文化脫節。而那些比賽影片對於當時的我影響很大。」說起那個年代的明星球員帶給自己的影響,柯比說:「我每天反覆瘋狂地看著那些經典賽事。我觀察球員們細微的動作,從魔術強森(Magic Johnson)到柏德(Larry Bird),再到喬丹(Michael Jordan)與威金斯(Dominique Wilkins),然後將這些運用在自己身上。」
柯比對錄影帶的研究有多瘋狂?父親喬就說:「他研究比賽樂此不疲的程度,比起我認識的任何一位NBA助理教練都還要認真。他總是欣喜地關注所有他想學習的細節。」
柯比是怎麼做的呢?他會定格畫面或是以慢動作觀看,努力看清每個動作,然後拉著一旁的父親當導師,一有問題就追問到底;父親不在,他就獨自研究,絞盡腦袋記住每個動作,並將各種類型的球員特色剪輯精華,例如研究進攻就看喬丹,尋求組織串聯就看魔術強森,整個人沉浸其中。
「他最迷魔術強森!光是湖人隊的影片就看了無數次,成天喊著『Showtime、Showtime』。」父親喬笑著說道。當年幾乎沒有人不被魔術強森令人目眩神迷的傳球技術所吸引,那穿針引線的精準妙傳、彷彿背後長了眼睛的視野都讓柯比崇拜不已。這也牽起了他與洛杉磯的因緣,夢想有一天成為紫金大軍的一員,開創卓越的籃球員生涯。
柯比也曾談到魔術強森:「打從小時候,我房間的牆壁上就貼了很多NBA球員的海報,有喬丹、有魔術強森,魔術強森的海報最多。我還常穿他32號湖人球衣,他是我小時候的偶像,也是我最初愛上湖人的原因。」
但柯比並非僅僅是看完一場精采比賽就心滿意足的球迷,他享受的是上場奔馳。他透過上場實戰,練習他心儀的動作,去算腳步、節奏,以及施展的時機與流暢度,將那些他心目中名將的場上武器收納到自己的武器庫中,努力改良並廣泛運用在比賽中。這一直是他在球場上的樂趣與挑戰。
只是當年在義大利,他很難找到同齡的對手,更別說義大利人大多風靡足球,所以柯比總是獨自練球,或是硬拉兩個姊姊陪練。然而這可滿足不了他的競爭心理。因此,每當喬的職業賽事空檔,肯定會被他纏上,死命要求父親一對一鬥牛,藉此練習新技巧提升實力,就像擁有用不完的精力。這也讓喬曾在媒體前笑著說:「我當時因為他(柯比)幾乎累得半死,一下要陪他看比賽影片,一下又得在球場上和他鬥牛。我必須承認他難纏極了。」
即便鬥牛時被喬痛宰一頓,又或是在磨練技巧的過程灰心喪志,柯比仍會不斷上訴要求再戰,絕不會因為一時受挫, 就產生任何消極或自我質疑的心態。這也正是我們前面所提到柯比的特質:「相信自己」。而這還不夠,你不僅要讓自信難以被撼動,還得不停添加燃料點燃你的狂熱;儘管在外人眼中可能瘋狂到不行,但這才是讓你堅持且持續進步的非凡能量。
倘若父親真的沒時間陪他練習,柯比也不會讓自己閒著, 而是自顧自苦練,或是進行所謂的「影子籃球」特訓。何謂「影子籃球」?柯比會透過影子來揣摩自己的動作,檢視自己想學習的技術是否到位、投籃姿勢是否標準;他總是在腦海中模擬眼前防守他的對手,日復一日進行這樣的特訓,不懈怠地與自己戰鬥。周遭人們對於這孩子所散發的籃球狂熱,都感到不可思議。
柯比的自主特訓也引起當地不少人關注。比如喬的義大利職業球隊隊友都知道喬有個瘋狂著迷籃球的小鬼頭,職業賽中場休息期間,喬還會讓柯比站上球場、當他的「影子籃球」;而即使場邊坐滿觀眾柯比也毫不怕生,忘情地投入籃球世界,還經常贏得全場觀眾的喝采與鼓掌。
狂熱驅動著日積月累的苦練,柯比的球技也突飛猛進般成長,逐漸擺脫「影子籃球」特訓,因為他要練球的對象已經提升為職業球員,也就是喬的隊友們。這位不過十一歲的小伙子證明自己已具備足夠的實力,並且讓所有人驚嘆不已。
「起初當他的對手,幾乎不需要太認真。到後來,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被他擊敗。柯比儘管不斷被打倒,卻也總是不斷站起來、繼續挑戰。他那彷彿燒不盡的狂熱促使他一直精進自己。」喬一談到兒子,就如此驕傲地說道。
喬的隊友也樂此不疲地看著這個神奇小子如海綿般不停吸收變強,而這樣的練球模式也成為小柯比的日常。年紀幼小的他不僅越級打怪,甚至氣勢十足,這也說明為何他回美國桑尼希爾聯盟打球時,能夠散發出比一般同齡球員更成熟的心態與高竿的技巧。
一九八九年,意外來了一個徹底勾起柯比狂熱的人,那就是一九八八年選秀進入NBA的年輕球員布萊恩.蕭(Brian Shaw)。他因為合約問題不得不來歐洲討生活,順便前來拜訪同樣來自NBA的喬,吸取歐洲職業籃球的經驗談。當柯比聽到NBA現役球員要來,雙眼炯炯有神發亮起來,腦子裡直想著要挑戰布萊恩.蕭。
柯比回想當時曾說道:「知道有NBA球員要來,我真的超級興奮,但父親的眼神則顯得憂心忡忡,因為他很清楚我會纏著蕭不放,直到我滿意為止。這也是我和蕭建立情感的開端。」(蕭後來成為柯比的湖人隊隊友、甚至是助教)
蕭大學時曾拿到PCAA(太平洋沿岸體育協會) 最佳球員,並以樂透順位進入NBA,成為波士頓塞爾提克的球員,與逐漸老邁的綠軍三巨頭賴瑞.柏德、凱文.麥克海爾(Kevin McHale)和羅伯特.派瑞許(Robert Parish)並肩作戰,躋身先發戰力一員,而後還入選年度新秀第二隊。
看到擁有這般履歷的球員,柯比自然見獵心喜,畢竟蕭的實力與天賦比起許多歐陸球員都來得強大,這對於總是樂於挑戰強敵的他而言,是再好不過的機會。接下來發生的事想必大夥也不會意外,柯比一有機會就纏著蕭,即便打不贏也毫不喪志,而是更狂熱地想方設法創造贏球的可能性。
那年,柯比死纏爛打每天找蕭單挑,蕭起初流露出不勝其擾的態度,硬著頭皮接受這小傢伙的挑戰,沒想到後來自己也逐漸樂在其中。對於這段回憶,蕭笑著說:「我剛開始以為陪小孩打球很無聊,後來才發現我想太多!這小子顯然是個狠角色,還聽說他擊敗不少成年人。我心想可不能淪為他炫耀的手下敗將之一,於是決定認真擊敗他。這過程實在很有趣。」
然而,想要單挑穩穩贏過蕭,對於當時年幼的柯比來說難度還太高,於是他要求比其他項目,比如「HORSE」定點投籃。比賽過程中,蕭對於柯比那顆狂熱無比的求勝心震驚不已。
「我後來暗中放水讓他贏了,以為這樣可以讓他死心。但你們猜接下來怎麼了?他竟然說還早呢,還有單挑與其他項目要比,而且只贏一場不夠!我當時心想怎會有對籃球狂熱到如此偏執的孩子,並且認為未來很可能會在NBA遇到他。他讓人感受到與眾不同。」蕭這麼說道。
日後也證明了蕭當年的想法,七年後,這名狂熱小子真的闖進了NBA,甚至日後還與蕭成為隊友,一同效力於洛杉磯湖人隊。更酷的是,這小子後來讓蕭拿下夢寐以求的冠軍戒指,而且一拿就是連續三個。
常聽到「狂熱造就傑出」,我認為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正所謂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想要成功,除了相信自己做得到之外,也必須投入巨大的努力。而這麼做非常花費時間與精力,過程中可能枯燥乏味、疲憊不堪,有時甚至會轉為消極的心態。但事實上,熱情慢慢消逝是很正常的。
此時,就要考驗你有多「狂熱」。
你有多狂熱,就有多少可能堅持下去的動力;相反地,倘若熱情不足,以致失去耐性,最終就可能放棄或選擇轉換跑道,如此一來人生也將大為不同。一如柯比曾說:「我從很小就將目標鎖定在籃球,帶著最狂熱的態度去衝刺我的目標,從進入NBA、奪下冠軍,我一直試圖成為最好的球員。我不知道如果我放棄籃球會是怎樣的人生?但我知道我不會這樣做。」
柯比正是一路燃燒自己的狂熱,成就自己,感動別人。
※本文經真文化出版社授權刊登《柯比•布萊恩用籃球挑戰人生》部分章節,文章標題與小標經太報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