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17:26
記憶體控制晶片廠群聯第三季獲利翻2倍,每股獲利大賺10.75元,展望後市,群聯執行長潘健成表示,第四季需求強勁,企業端採用台積電6奈米PCIe Gen6 eSSD控制晶片今年10月已完成設計定案。市場關注NAND漲價缺貨會持續多久,潘健成大膽斷言,AI推論時代來臨,更需要記憶體儲存,這次缺貨可能持續非常多年。
2025-11-06 16:28
AI科技熱潮再起,但ETF市場焦點卻由能源題材搶下。受AI革命推升電力需求,加上下週將於巴西貝倫登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政策利多預期雙重影響,「FT潔淨能源」(00899)單日大漲4.99%,收盤價21.24元,成為今日ETF漲幅冠軍,累計今年漲幅已達52.59%,顯示能源轉型已成為市場投資長線主軸。
2025-11-06 14:43
沒AI真的不行,驅動IC大廠聯詠第三季獲利年減30.5%,每股盈餘6.01元,營利率和毛利率分別再降至15.70%、36.29%均創五年新低。展望第四季,聯詠預估營收獲利恐再放緩,且明年全球地緣和關稅政策仍有挑戰,消費電子需求不明顯,不過,聯詠將有不少新產品會推出,營收會有成長貢獻。邊緣AI裝置需求明顯,換機需求應可期待。
2025-11-06 11:15
遠見高峰論談聚焦台灣AI趨勢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鈺創董事長盧超群表示, 目前全球 AI 領域的策略佈局已經發展到一個「很可怕的」競爭階段 。晶圓代工繼續做沒有問題 ,IC設計和記憶體有問題 ,因為真正的挑戰有能否真正了解軟體和人才兩大挑戰,而更宏觀的產業策略,台灣應該建立主權研發產業執行中心。
2025-11-06 10:56
遠見高峰論壇今天登場聚焦AI加速進化,半導體迎來黃金機會。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中舉足輕重,鴻海董事蔣尚義拋出二大看法,AI是多元化產品需要透過小晶片來設計來掌握,在摩爾定律走到極限時,台灣在晶圓製造不能錯失先行者優勢,但更要快速進入系統設計,搶進封裝市場,掌握機會。
2025-11-04 15:22
聯發科旗下IC設計廠達發第三季每股盈餘5元,為今年來單季最高,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14元。展望後市,達發執行副總經理謝孟翰表示,第四季節性因淡季影響,消費性電子為主的高階AI物聯網產品動能放緩,預估第四季營收將下滑,不過,全年營收在乙太網路成長帶動下,維持穩健成長目標。
2025-11-03 08:32
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法說釋出成本壓力,毛利率保衛戰響起!外資示警,AI ASIC專案雖有第二客戶進行中,但聯發科中短期營運面臨中低階,甚至旗艦款智慧機手機晶片成本上揚,競爭壓力導致獲利稀釋是警訊。且三星獵戶座重回市場,加上高通進逼,天璣旗艦產品侵蝕獲利的嚴重性始料未及。
2025-11-02 07:10
今年下半年開始,台灣記憶體市場快速升溫,由AI帶動的伺服器需求,讓DDR5價格大幅上揚。外資報告並指出,由AI引發的主流記憶體供需失衡,需求擴散到舊世代Flash快閃記憶體,而網通需求亦可望延長DDR4的生命週期,該外資上調多家台廠目標價。國內業者包括南亞科、華邦電、旺宏、力積電、群聯、愛普*股價近日狂飆,這一波產業榮景將持續到何時?
2025-11-01 15:31
台積電拍板明年調漲5%,記憶體價格進入超級循環,外資示警半導體通膨時代來臨!產業人士透露,這次台積電價格調整,不在像是過往模式採年度調漲,而是一口氣將連漲價四年,且因應先進製程需求,資源將往成熟製程移動,明年成熟製程可能會出現缺貨。
2025-10-31 18:08
台股10月光輝燦爛,統計10月份台積電強勢上漲近15%,股價站上1500元,激勵台股10月同步大漲2412.81點,漲幅高達9.34%,為史上最佳10月表現,亦為台股史上單月第二大漲點,不僅站穩28000點大關之上,本週指數持續改寫歷史新高,相較OTC指數同期僅上漲1.07%,反映資金明顯集中大型科技股。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